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隋唐的科技与文化(第2页)

雕版印刷术在唐初已经发明。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取经归来后曾印制大量普贤菩萨像广为散发。民间还大量印制佛经、日历、占卜书等。武宗时曾烧毁大量印本佛经,因此几乎没有印本流传下来。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印刷品就是王珍雕于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为父母雕印的《金刚经》,它长5.3米,呈卷子形,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扉页印有释迦牟尼佛向长老菩提说法图,整卷经文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印刷墨色均匀,清晰鲜明,可见当时雕印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此卷20世纪初在敦煌发现,是现存最早有纪年的木版印刷品。现保存在伦敦大英博物馆。

雕版印刷工具唐

火药的发明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炼丹家清虚子在其所著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记载有将硫黄伏火之法。这类伏火之法,原本是为了使硫黄改性,避免燃烧爆炸。从中他们也认识到,上述丹方中含有硝石、硫黄和“烧令存性”(即碳化)的皂角子或马兜铃粉,三者混合具有燃烧爆炸的性能,从而发明了原始火药。由此可见,至少在公元808年以前,含硝、硫、炭三种成分的火药已经在中国诞生。原始火药也由此而逐渐进入军事应用的新阶段。

《史通》

《史通》是我国最早的史学理论专著,其作者是唐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刘知几(公元661年~721年),他曾任过30多年的史官。《史通》分为内外两篇,共20卷。内篇主要论述史书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外篇系统地阐述史籍的源流得失和史官的沿革等等。书中对于前代史学著作的体裁、史料、记述、人物评价、语言文字等,都有精辟的评论,有较强的批判精神。他提出修史者应该具备才、学、识三方面的素养,主张“善恶必书”,以使“骄君贼君相知惧”。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可贵的。刘知几的史学观对后代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只要对唐代文学略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这是诗圣杜甫对初唐四杰的高度评价。四杰指的是生活在高宗、武后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位诗人,他们都是英姿逸发的少年天才,但是在仕途上,又都是地位卑微,坎坷不遇。

边塞诗派

唐代诗歌流派。边塞诗派是在盛唐形成的,它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和岑参,此外还有李颀、王昌龄等。通常所说的边塞诗,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凡是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都可称为边塞诗。边塞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有边塞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边塞和中土的交往。边塞诗可以作于边塞,也可以作于京华内地,前者的创作主体有边塞生活的经历,后者则是写身居中土的体验感受,并没有亲临边塞。边塞诗在唐代极为繁荣,主要是因为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诗人都渴望建功立业,故而边塞对他们很有吸引力。由于当时交通很发达,这给诗人出游边塞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派诗歌多意境开阔,风格豪迈,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山水田园诗派

唐代诗歌流派,形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老庄自然主义思想与外来佛教思想相混合,使得士大夫轻视世务,寄意于人事之外;虽不能出家,而往往自命为超出尘世,于是出现山水田园派;其次,当时社会重视隐逸,于是许多人不去应科举,却隐居山林,做隐士以博声名,于是隐逸文学自然产生。这派诗歌多歌颂山水田园生活以及自然风光,赞美山水的可爱,鼓吹乐天知命、适性自然的人生观,表现了他们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反映了他们不同流俗的清高,不同程度地存在消极避世思想。但是这派诗人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描写细致,刻画逼真,状物传神,寓情于景,含蓄蕴藉。

“诗仙”李白

(701~762年)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自幼受儒家教育并博览诸子百家,好剑术,善作诗赋。20岁以后,漫游蜀中,曾登峨眉、青城诸名山。25岁出蜀,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天宝元年(742年),由道士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结下深厚友谊。天宝三载(744年),请求出宫,浮游四方。天宝十四载(755年)春,“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冬,应召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李璘因争夺帝位,为唐肃宗部下所败,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时已59岁。61岁时仍请缨杀敌,中途因病返回。宝应元年(762年)卒于当涂(今属安徽省)。李白集儒、道、侠精神于一身,既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入世以建功立业的壮志,又有道家愤世嫉俗、返于自然的思想,同时,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游侠精神也为他所倾慕。于是,“功成身退”成为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傲岸不羁,成为他的基本性格。他的诗歌充满爱国热情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屈原之后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今有诗作900余首,内容丰富。有的揭露政治腐败,希望为国立功;有的对封建专制和豪门权贵表示强烈不满,抒发自己难以实现理想的痛苦和愤懑;有的表现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对穷兵黩武、不义战争的强烈谴责;还有不少赞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描写爱情和友情的诗篇。《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都是流芳千古的名篇。《古风》中有不少批判现实的好作品。另有词若干篇,文60余篇。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正确地指出了二人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泰山北斗的地位。现存《李太白集》。

“诗圣”杜甫

(712~77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自幼好学,7岁时开始学诗。20岁后,先后漫游吴、越、齐、赵等地10年。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下深厚友谊。天宝十四载(755年),出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安禄山叛乱,他流亡颠沛,在赴灵武途中,为叛军俘获。至德二年(757年),脱身至凤翔,唐肃宗任他为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年),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筑草堂于成都,安家定居于浣花溪畔。两年后,入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府,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765年),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携家出峡,经今湖北入湖南。五年(770年),贫病交加,死于湘江舟中。杜甫怀着满腔政治热情关心国家的命运,长期流离失所使他接近人民,体会到人民的情绪和愿望,所以忧国忧民始终是杜甫的基本思想,也是他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思想基础。他的诗作多达1000余首,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后世誉之为“诗史”。他的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充分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罪行的强烈憎恨,如《兵车行》、《前出塞》、《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皆为古今传诵的名篇。他的咏物、写景诗,渗透着对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对祖国山川风物的热爱,如《春夜喜雨》、《月夜》、《望岳》等。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生活气息,笔调客观严谨,思想深沉凝重。无论是五言、七言、古体、近体,莫不精工锤炼,卓然成章。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他的诗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世有《杜工部集》。

杜甫像

大历十才子

指唐代宗大历年间的10位诗人,究竟包括哪些诗人,一直有不同说法。《新唐书·文艺·卢纶传》则这样说:“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他们的诗歌很少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多送别酬答之作,是中唐华美雅丽、轻酬浅唱诗风的代表。他们偏重诗歌技巧,擅长五言律诗,有形式主义倾向,风格柔靡,不及盛唐诗风之浑厚。格律归整、字句精工是十才子作品中最明显的特点。其中卢纶、钱起的一些小诗在艺术上尚有一定成就。他们的作品体裁多用近体格律,很少能见到乐府歌行体。《四库全书》批评他们说:“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

新乐府运动

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由白居易提出的。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从建安时代起,便有少数用乐府写时事的文人诗,但是多用古题,反映现实既受限制,题目和内容也不协调。建安后也有一些新题乐府诗,但又往往不反映现实。既用新题,又写时事的,始于杜甫,但不是所有新题都写时事。白居易等提倡的新乐府,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这个运动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注重反映现实,关心人民疾苦,即白居易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诗歌运动具有较大进步意义,对后来诗歌创作影响较大。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称这类诗“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谚,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新乐府运动持续的时间虽不太长,但成绩卓著,标志着唐诗发展进入了一个由衰而复兴的新阶段。

白居易

(772~846年)唐朝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等职。文宗时,曾任太子少傅。武宗初任刑部尚书。晚年退居洛阳香山。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称“元白”。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提倡用诗歌“补察时政”,“汇导人情”。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表现方法上,主张词句质朴,直书其事,内容真实,文字流畅。如有名的《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等。对统治阶级的“荒乐”及其弊政进行揭露,对宦官、藩镇相互勾结、危害人民的罪行进行谴责,对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同情,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图明仇英

著名的作品有:《观刈麦》、《杜陵叟》、《卖炭翁》、《轻肥》、《重赋》、《买花》、《红线毯》、《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表现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和同情中暗含讽喻,寄意幽深。《琵琶行》表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音律宛转,真切动人。一些小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等,清新优美,脍炙人口。其诗平易通俗,流传极广。现存诗3000多首,传世有《白氏长庆集》。

刘禹锡

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入朝作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宾客,“刘宾客”之名由此而来。与柳宗元友善,人称“刘柳”;与白居易诗歌酬唱,人称“刘白”。

他才力雄健,有“诗豪”之称。有三类诗歌成就最高: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学习民歌的作品《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自然流畅,尽洗文人习气。《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西塞怀古》《乌衣巷》等是其诗歌名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人所共传的名句。除诗歌外,他的散文善于析理论辩,《陋室铭》最为知名。著作有《刘梦得文集》。

李贺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室远支,少年时才能出众,却因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便不能应进士试,仅做了九品之官奉礼郎。死时年仅27岁。常与王勃等同被后人引作“天妒英才”的实例。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曾说:“人言‘太白仙方,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尔。”“鬼才”之称,由此得来。他文思敏捷,以乐府诗著称,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抒发了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矛盾,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堕落,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歌颂了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他的诗歌特点是善用神话传说,意境新奇瑰丽,想象奇特丰富,色彩艳丽浓重,语言精练,富有象征性。他的诗歌对晚唐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都有影响。代表作是《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著作有《昌谷集》。

杜牧

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26岁中进士,因秉性耿直,被人排挤,作了10年幕僚,生活很不得意。36岁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属今湖北省)、池州(属今安徽省)刺史。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杜牧诗歌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作诗重视思想内容,有些作品表现出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其咏史诗很著名,大体有两种倾向:借历史题材讽刺时政,如《过华清宫》三绝句;具有明显的史论特点,如《赤壁》。杜牧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辞采清丽,画面鲜明,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他也有一些描写个人潦倒失意、带有浓厚感伤情调的诗作,及一些饮酒狎妓之作,流于颓废。除诗歌外,杜牧亦工文赋,文多谈论兵政,赋以《阿房宫赋》最著名。著作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初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被引为幕府巡官。后李党王茂元爱其才,任为书记,并以女嫁之。牛党执政后,遂受冷遇,遭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过着贫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他关心现实,写有许多反映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诗歌。其咏史诗,曲折讽刺帝王的荒淫误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最为人传诵的是爱情诗,此类诗,或名《无题》,或取篇中两字为题,写得委婉含蓄,凄迷朦胧,幽渺艳,神秘宁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广为传诵的名句。《安定城楼》《登乐游原》《有感》等都是他的代表诗作。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对晚唐韩偓、宋初西昆派诗人等都有影响。著作有《李义山集》。

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主要是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进行改革的一次文学运动。古文是唐朝人对先秦两汉通行的散文体文言文的称呼,其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不同于骈文的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唐中叶,一些文人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大力提倡古文,逐渐形成社会风尚,这就是古文运动。古文文风的倡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主张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其散文气势雄健,奔放流畅。柳宗元也主张“文者以明道”,他的散文峭拔俊秀,含蓄精深,对散文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3岁即孤,由兄嫂抚育,25岁中进士,29岁始登仕途,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任监察御史时,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升为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穆宗时被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韩愈思想源于儒家,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清净寂灭、神权迷信;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关心人民疾苦。他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雄奇奔放,感情充沛,语言造诣很高。除散文外,韩愈又能诗,他以文为诗,引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入诗,开创了唐诗新领域,但也带来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他工古体而近体少,但亦有律诗、绝句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后人对韩愈评价很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我有一尊炼妖壶  古代女子生存指南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游戏从被全服追杀开始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变异成最强生物的老婆你们喜欢么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圣世巫医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超可靠的洪荒小师叔  唐诗三百首  德国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  人间富贵花的日常  抱天揽月传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飞毡  历史的教训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春禧宫谋  

热门小说推荐
先婚后爱:宝贝快过来顾安童

先婚后爱:宝贝快过来顾安童

婚礼上被新郎抛弃,新娘子当场撂狠话,谁娶我,我就嫁。我娶。万万没想到,站起的男人,竟是原新郎的哥哥。也就是,她变成了前任的大嫂?...

精灵:六式开局的训练家

精灵:六式开局的训练家

别人还在努力学习小精灵知识时,罗恩已经开始训练小精灵成长了。别人训练小精灵时,罗恩已经开始让自己的小精灵练习六式了。别人还在挑战道馆收集徽章时准备参加大会时,罗恩已经开始跟老一辈的训练家们争锋了。混迹于黑白两道,罗恩能依靠的只有无限可能的精灵,还有脑海中的六式,以及那不知道是穿越得到还是本身自带的外挂。...

绝品邪医

绝品邪医

绝品邪医绝世兵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穿到一个杏林世家。带着前世的执念,他违背了家里的安排,成为了军中一员。历经磨难,他成为了兵王之王,见惯了生死的他,最终选择了退役,成了一家医院的小医生。他本想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当个医生,不想,却不小心招惹了众多美女...

我的戒指太逆天

我的戒指太逆天

从古玩市场淘回一枚戒指的方乾,不幸经历了一场人为的车祸,意外的重生到了高三时期。面对刻薄势利的亲戚,陷害父母的仇家,以及害死自己女友的仇人,身怀神戒的方乾开始了超神之旅。(我的戒指太逆天书友群887801498)...

最强坑货学生

最强坑货学生

最火爆的新书主角的确有点坑,他可以坑翻这苍穹,但从来不坑自己兄弟,不坑队友,更不坑读者和书友们。面对无数敌人,主角手牢牢牵着爱人和兄弟说别怕,有我在你身旁,为了你,我屠尽这天下又如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