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附录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1页)

(本篇系鲁迅一九二四年七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经本人修订后,收入西北大学出版部一九二五年三月印行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二)。)

我所讲的是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许多历史家说,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那么,中国当然不会在例外。但看中国进化的情形,却有两种很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羼杂。然而就并不进化么?那也不然,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文艺,文艺之一的小说,自然也如此。例如虽至今日,而许多作品里面,唐宋的,甚而至于原始人民的思想手段的糟粕都还在。今天所讲,就想不理会这些糟粕--虽然它还很受社会欢迎--而从倒行的杂乱的作品里寻出一条进行的线索来,一共分为六讲。

第一讲从神话到神仙传

考小说之名,最古是见于庄子所说的”饰小说以干县令“。”县“是高,言高名;”令“是美,言美誉。但这是指他所谓琐屑之言,不关道术的而说,和后来所谓的小说并不同。

因为如孔子,杨子(1),墨子(2)各家的学员,从庄子看来,都可以谓之小说;反之,别家对庄子,也可称他的着作为小说。至于《汉书》《艺文志》上说:”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这才近似现在的所谓小说了,但也不过古时稗官采集一般小民所谈的小话,借以考察国之民情,风俗而已;并无现在所谓小说之价值。

小说是如何起源的呢?据《汉书》《艺文志》上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稗官采集小说的有无,是另一问题;

即使真有,也不过是小说书之起源,不是小说之起源。至于现在一班研究文学史者,却多认小说起源于神话。因为原始民族,穴居野处,见天地万物,变化不常--如风;雨,地震等--有非人力所可捉摸抵抗,很为惊怪,以为必有个主宰万物者在,因之拟名为神;并想像神的生活,动作,如中国有盘古氏开天辟地之说,这便成功了”神话“。从神话演进,故事渐近于人性,出现的大抵是”半神“,如说古来建大功的英雄,其才能在凡人以上,由于天授的就是。例如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之的话,都是和凡人不同的。这些口传,今人谓之”传说“。由此再演进,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为小说了。

我想,在文艺作品发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其二,是因为原始民族对于神明,渐因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息的。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所以诗歌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

但在古代,不问小说或诗歌,其要素总离不开神话。印度,埃及,希腊都如此,中国亦然。只是中国并无含有神话的大着作;其零星的神话,现在也还没有集录为专书的。我们要寻求,只可从古书上得到一点,而这种古书最重要的,便推《山海经》。不过这书也是无系统的,其中最要的,和后来有关系的记述,有西王母的故事,现在举一条出来: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如此之类还不少。这个古典,一直流行到唐朝,才被骊山老母夺了位置去。此外还有一种《穆天子传》,讲的是周穆王驾八骏西征的故事,是汲郡古冢中杂书之一篇。--总之中国古代的神话材料很少,所有者,只是些断片的,没有长篇的,而且似乎也并非后来散亡,是本来的少有。我们在此要推求其原因,我以为最要的有两种:

一、太劳苦因为中华民族先居在黄河流域,自然界底情形并不佳,为谋生起见,生活非常勤苦,因之重实际,轻玄想,故神话就不能发达以及流传下来。劳动虽说是发生文艺的一个源头,但也有条件:就是要不过度。劳逸均适,或者小觉劳苦,才能发生种种的诗歌,略有余暇,就讲小说。假使劳动太多,休息时少,没有恢复疲劳的余裕,则眠食尚且不暇,更不必提什么文艺了。

二、易于忘却因为中国古时天神,地只,人,鬼,往往殽杂,则原始的信仰存于传说者,日出不穷,于是旧者僵死,后人无从而知。如神荼,郁垒,为古之大神,传说上是手执一种苇索,以缚虎,且御凶魅的,所以古代将他们当作门神。但到后来又将门神改为秦琼,尉迟敬德,并引说种种事实,以为佐证,于是后人单知道秦琼和尉迟敬德为门神,而不复知神荼,郁垒,更不消说造作他们的故事了。此外这样的还很不少。

中国的神话既没有什么长篇的,现在我们就再来看《汉书》《艺文志》上所载的小说:《汉书》《艺文志》上所载的许多小说目录,现在一样都没有了,但只有些遗文,还可以看见。如《大戴礼》《保傅篇》中所引《青史子》说:

”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居则习礼文,行则鸣佩玉,升车则闻和鸾之声,是以非僻之心无自入也。

……“

《青史子》这种话,就是古代的小说;但就我们看去,同《礼记》所说是一样的,不知何以当作小说?或者因其中还有许多思想和儒家的不同之故吧。至于现在所有的所谓汉代小说,却有称东方朔所做的两种:一、《神异经》,二、《十洲记》。班固做的,也有两种:一、《汉武故事》;二、《汉武帝内传》。此外还有郭宪做的《洞冥记》,刘歆做的《西京杂记》。《神异经》的文章,是仿《山海经》的,其中所说的多怪诞之事。现在举一条出来:

”西南荒山中出讹兽,其状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西南荒经》)

《十洲记》是记汉武帝闻十洲于西王母之事,也仿《山海经》的,不过比较《神异经》稍微庄重些。《汉武故事》和《汉武帝内传》,都是记武帝初生以至崩葬的事情。《洞冥记》是说神仙道术及远方怪异的事情。《西京杂记》则杂记人间琐事。

然而《神异经》,《十洲记》,为《汉书》《艺文志》上所不载,可知不是东方朔做的,乃是后人假造的。《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则与班固别的文章,笔调不类,且中间夹杂佛家语,--彼时佛教尚不盛行,且汉人从来不喜说佛语--可知也是假的。至于《洞冥记》,《西京杂记》又已经为人考出是六朝人做的。--所以上举的六种小说,全是假的。惟此外有刘向的《列仙传》(3)是真的。晋的葛洪又作《神仙传》(4),唐宋更多,于后来的思想及小说,很有影响。但刘向的《列仙传》,在当时并非有意作小说,乃是当作真实事情做的,不,到现在还多拿它做儿童读物的材料。现在常有一问题发生:即此种神话,可否拿它做儿童的读物?我们顺便也说一说。在反对一方面的人说:以这种神话教儿童,只能养成迷信,是非常有害的;而赞成一方面的人说:以这种神话教儿童,正合儿堂的天性,很感趣味,没有什么害处的。在我以为这要看社会上教育的状况怎样,如果儿童能继续更受良好的教育,则将来一学科学,自然会明白,不至迷信,所以当然没有害的;但如果儿童不能继续受稍深的教育,学识不再进步,则在幼小时所教的神话,将永信以为真,所以也许是有害的。

【注释】

1)杨子:即杨朱,战国初期魏国人。主张”贵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的”为我“思想。其言论事迹,散见《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列子》中虽有《杨朱》篇,但系后人伪托。

2)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曾任宋国大夫,墨家学派创始者。他主张”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

现存《墨子》五十三篇。

3)《列仙传》:《隋书·经籍志》着录二卷,题刘向撰。叙写赤松子等七十一个仙人的故事。

4)《神仙传》:《隋书·经籍志》着录十卷,题葛洪撰。叙写许由、巢父等八十四人名列仙班的故事。

第二讲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

上次讲过:一、神话是文艺的萌芽。二、中国的神话很少。三、所有的神话,没有长篇的。四、《汉书》《艺文志》上载的小说都不存在了。五、现存汉人的小说,多是假的。现在我们再看六朝时的小说怎样?中国本来信鬼神的,而鬼神与人乃是隔离的,因欲人与鬼神交通,于是乎就有巫出来。巫到后来分为两派:一为方士;一仍为巫。巫多说鬼,方士多谈炼金及求仙,秦汉以来,其风日盛,到六朝并没有息,所以志怪之书特多,像《博物志》上说:

”燕太子丹质于秦,……欲归,请于秦王。王不听,谬言曰,‘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丹仰而叹,乌即头白,俯而嗟,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卷八《史补》)

这全是怪诞之说,是受了方士思想的影响。再如刘敬叔的《异苑》上说:

”义熙中,东海徐氏婢兰忽患羸黄,而拂拭异常,共伺察之,见扫帚从壁角来趋婢床,乃取而焚之,嫂即平复。“(卷八)

这可见六朝人视一切东西,都可成妖怪,这正就是巫底思想,即所谓”万有神教“。此种思想,到了现在,依然留存,像:

常见在树上挂着”有求必应“的匾,便足以证明社会上还将树木当神,正如六朝人一样的迷信。其实这种思想,本来是无论何国,古时候都有的,不过后来渐渐地没有罢了。但中国还很盛。

六朝志怪的小说,除上举《博物志》、《异苑》而外,还有干宝的《搜神记》,陶潜的《搜神后记》。但《搜神记》多已佚失,现在所存的,乃是明人辑各书引用的话,再加别的志怪书而成,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至于《搜神后记》,亦记灵异变化之事,但陶潜旷达,未必作此,大约也是别人的托名。

此外还有一种助六朝人志怪思想发达的,便是印度思想之输入。因为晋,宋,齐,梁四朝,佛教大行,当时所译的佛经很多,而同时鬼神奇异之谈也杂出,所以当时合中,印两国底鬼怪到小说里,使它更加发达起来,如阳羡鹅笼的故事,就是:

”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行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

武道天帝(又名:武道霸主)  木叶:医疗忍者的重启人生  王腾  凌天神尊  嗜血狂帝  万古天尊  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西厢记  末世之枭雄崛起  你非窈窕,我非君子  我的建筑有属性  重生92之金牌教师  乡村小仙医  译文序跋集  重生之商业教父  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  大唐:躺平皇子,开局被赐婚武媚娘  超甜:开局被大明星校花强撩  后妈带的女儿是我的头号书粉  贞观怪谈  

热门小说推荐
神医萌妻:将军宠上天

神医萌妻:将军宠上天

阴差阳错睡了个男人,叶双卿就这样惹上了冷面大将军。莫名其妙睡了个女人,舒染墨就这样收了个纨绔无良女。太傅府三小姐叶双卿无才无能毫无节操恶名昭著。璃国兵马大将军舒染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傲娇毒舌喜怒无常。众人都觉得叶双卿能嫁给舒染墨是走了狗屎运,面对众人羡慕的眼光,叶双卿脸上笑嘻嘻,心里MMP,谁特么想嫁给这个变态啊。总之,这是一个不良医女和腹黑大将军互作不休的故事。(爽文,男女主心身双洁)...

腹黑爹地的萌宝神娃

腹黑爹地的萌宝神娃

青梅竹马十年,他的新娘不是她。她霸王硬上弓,睡服了富可敌国的景大少。安柔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amphellipamphellip五年后,她带着一对萌宝回国,躲过,藏过,还是被他抓个正着。ampldquo当年我发过誓,抓到你,一定让你下不了床。amprdquoamphellipamphellip...

直播六零生存记

直播六零生存记

直播六零生存记由作者一川苇草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直播六零生存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大明首富级皇帝

大明首富级皇帝

听我一句劝,千万不要当皇帝,当皇帝太累了,简直不是人干的事,我发誓如果我想当皇帝,我永生都是皇帝!不信我以吟诗一首以明志!穿衣戴甲手持兵成王败寇已无意皇者之路千般血帝途终是一场空真龙天子我独尊踏骨扬灰谁人敌马上称雄万臣服爽看回首却独一苦!苦啊对了有人会开055吗?或者052d也行啊?赶紧穿过来,朕派一千锦衣卫十二个时辰呈球形贴身保护,绝不砍死你!我保证!我发四!...

在六爷心上放个火

在六爷心上放个火

简介新书已发甜蜜诱婚团宠夫人娇滴滴,大魔怪vs小妖精~(1V1双洁甜宠,高冷闷骚隐藏大佬vs勾人小妖精真大佬)南城的人都知道,叶氏娱乐的总裁叶倾最喜欢收藏精致好看的东西。初见时遇,叶倾就盯着他的脸赞叹真好看,想要。男人的唇角勾出一抹森然你要不起。叶倾不信,立志要把他变成自己的第一千零一件藏品,从此走上了护他捧他,试图潜规则他的不归路。叶倾豪掷千金力捧小白脸女总裁和小白脸不得不说的二三事消息一出,喜提热搜,网络瘫痪。此时的叶倾正把人堵在沙发上,捧着他的脸,舔了舔唇时遇,我想潜你,一晚也行。时遇眉目寒凉,音色沉沉我给你调的那杯酒叫白日梦。时遇,清冷孤傲的酒吧调酒师。叶倾死撩不动的顶级收藏品。网友嘲他是个靠身体上位的软饭男,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南城令人闻风丧胆的六爷。时值叶倾挎着自家公司的影帝走红毯,他霸气归来,把人给堵在了后台化妆间叶倾,我接受你的潜规则。叶倾脑子一懵一晚?时遇眉骨一跳终身!我愿被终身监禁,画地为牢,只做你的笼中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