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兵制变革的启示(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中国兵家(.shg.tw)”!

《历代兵制》的作者陈傅良撰此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古往今来制制沿革兴废的历史考察,揭示当世兵制之流弊,也提供兵制改革的借鉴,不过是借古人说自己要说的话。

作者最为推崇的是西汉兵制。西汉兵制象一根哑铃,两头重,中间轻,分成京师兵,郡国兵和边防兵三种,京师兵由京师禁卫军南军和北军组成,各有精兵数万,素质好,装备精良,待遇优于他军,南北军对巩固汉朝统治、敉平叛乱,镇慑四方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周勃、陈平平定诸吕作乱,主要依靠北军之力,而平定“七国之乱”,北军也曾以主力参战。南北军在组织上互不统属,其兵力来源不同,北军来自京师附近的三辅,而南军则来自郡国。用意就是相互牵制,以防微杜渐。

哑铃的另一头是边防兵。边防兵兵多将广,一般都在几十万之数,其兵力大大超过内地兵员。边防兵一般由边境郡太守执掌统属,其特点是,一、设有固定的常备兵,人数常有定额,不能空缺;二、边郡以军事为主,太守的任务就是保卫边防;三、太守就是主将。有事可随机应变,自行决定兵马的调动。但是,边境兵虽多,却不大可能称兵叛乱,因为汉代边境郡数较多,每郡都直属于中央,兵虽多,分到各郡名下就不多了,加上边境郡无经济实力,不易形成割据势力。

夹在边境兵和京师兵之间的是郡国兵,西初诸侯国曾据兵反叛,但后屡红削弱,郡国兵已经成为实际上京师与边境兵的补充和后备力量,郡国兵虽由太守统领,却无发兵权。发兵权在中央,发兵时皇帝遣使会合兵符才行,无符发兵就算谋反。

这样一种兵制,确如作者所赞叹的那样,认为兵制可以称道的只有汉世,重兵尽在京师与边境有强干弱枝之妙,而且终汉之世,上无叛将,下无骄兵,边境兵将帅可以自由处置,方便了卫边军事,不致受京师瞎指挥的干预,但无经济实力又不能彼此联合形成气候,结果有扞边之实效无反叛之可能。内地郡国兵有经济实力,但兵微将寡且无发兵之权,只能作为补充其兵。再加上京师精锐之师的镇慑,整个兵制体系是显得相当合理。

作者对唐代的府兵制也青睐有加。唐代实际上是袭承隋制,加以完善而成的一种名为“寓兵于农”的兵制。将全国分地区划为六百多个折冲府,每府按管辖兵员多寡,分为上、中、下三等。军府与州县相应。农民在平日分由保、闾、族、、县、州管理,每保五户,以一户两丁计,乃为十丁,经过战验,由十人中征二人为府兵,服役期为二十年左右,府兵服役后不脱离本乡土、户籍、田地、掺杂于农户之中,农忙种田,农闲习武,只有在轮值(上番)戍边或宿卫京师以及检阅时,才脱离农活去过一段军队生活。所以府兵的装备一般由农户自备,由军府按标准统一掌握,装备除军械外还有农具。

府兵无内外、京师边境兵之分,而由府兵入京宿卫。府兵的管理由军府执行,而州县地方官也有监督之责,军府之组织系统为折冲府--团--旅--队--火。上府辖六团,中府五团,下府四团,每团二百人;每团辖两旅,每旅百人;每旅两队,每队五十人;每队五火,每火十人。队以上军官由朝廷选派,火长则由府兵中选拔。府之上还有卫,但只是管理机构,无调兵之权,加之所辖军府彼此交错,更无从形成割据之势。各军府轮流上番,承担了戍卫京师及边境之责。如边境有警,朝廷欲派大军出征,则抽调苦干府之兵力,组成军队,由朝廷统一派人指挥。

毋庸置疑,府兵制无疑是农耕社会比较理想的兵制,如《历代兵制》作者所称赞的那样,府兵制,平日无事就在家种田,任务无非是轮流承担戍边与宿卫京师之责。若四方有一事,则由朝廷选择将领带兵出征;事情完了则将归于朝,兵散于府,农夫不失其业;而将帅也无握兵专擅之弊,因此能够防微杜渐,消弥祸乱于萌芽状态。自井田制废除以来,兵制之善莫过于此。

但是,作者毕竟是封建士大夫,他不知道府兵制虽好,但必须建立在独立小农户占绝对优势的社会基础上,一旦兼并复起,小农瓦解,府兵制也就生存不下去了。另外,在冷兵器时代,当军事专门化化程度不高时,府兵制是适宜的,一旦军事专门化技术要求高了,而府兵管理训练又跟不上的时候,府兵制也就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了。这也正是唐朝后期府后制瓦解原因所在。也就是说,这种兵民合一的兵制,在冷兵器时代,对于游牧民可能合适的时间较长,但于农耕民族却受到土地状况的局限。作者不明此理,一味感慨后人不能遵行此制,实在有些迂腐。

《历代兵制》花费笔黑最多的,还是北宋兵制。据考证,其中一部分内容是摘自于王蛭的《祖宗兵制)序,但也有他自己研究的心得。

宋代兵制可以说是最不适宜战争的一种兵制。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藩镇之乱,五代骄兵悍将之弊,将军队分为禁卫军与地方军,使禁军既精锐,人数又多。又将藩镇废除,节度使化为虚衔,把兵权一分为三,枢密院筹划军事,有调兵之权,三衙平时管理军队,而战时则临时指派的将领领队出征,出征将帅必须按枢密院筹划好的方略与阵图作战,毫无战场随机指挥权。显然,这种兵制对于防止武人割据叛乱是十分有效的,但却极不合适战争的需要。因此北宋在对辽及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作为补救,宋朝只好借助于军队的扩充来应付局面,从而导致军队的极度膨胀,因而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恶性循环,以致冗官与冗兵成为北宋积弱积贫的两大害源。

对于北宋兵制,《历代兵制》的作者大有微词,但却放过了始作俑者赵匡胤,认为宋初军事尚可,而赵匡胤改制的好处在于能有效地克服五代之弊。作者认为在宋太祖的时代,宋军虽少但尽为精锐之师。但是到了真宗时代,兵员猛增,以后就象上升的火箭,一个劲地往上窜,军队名目不仅有禁兵、厢兵、还有招募羌人组成的蕃兵,和杂牌地方部队的士兵,而且军队并不专用于战阵,干什么都有,负责漕运挽舟拉纤者是兵,服工役盖房子的是兵,挖沟修堤者是兵,伺候人的也是兵,养马放牧的也是兵,什么也不干白吃的还是兵。作者认为,历史上兵没有这么多过,也没有这么滥过,如果按这个比例养兵,那么每十户农家就要供养一兵,十亩田地就要供给一兵吃食,再加上各种浮费,那么兵费负担就将国家和人民拖垮了。国家养了这么多兵,而这些兵大多既无训练又无士气,上阵辄败,国家安能不危亡?”

当然,作者把批评的大棒打在冗兵身上无疑是对的。宋太祖时,全国兵员37万余,禁军占一半以上,而太宗时就翻了一番,达到66万余,禁军仍占半数以上,但战斗力反不如从前。到了宋真宗时,兵员增至百万,此后就居高不下,最高记录达140余万。其战斗力却每况愈下,仗愈打愈糟,国家一方面要拿出大量的军费,一方面又要献出大批的岁贡给战败自己的敌手。但是作者似乎忘记了,造成冗兵之害的不是冗兵本身,而是那个在战争面前破了脚的兵制,宋太祖时为害不大,因为那时兵精且少,宋太祖本人又是熟悉战阵的战将,将权收到他一人身上也指挥得来。到了后来皇帝越来越蠢,权力却依旧集在他身上,毛病就日益明显了。

重生之财富通天  绝色美女的透视狂仙  开局奖励一头神宠  绝世魔君在都市  季少的心尖宠  大富豪  霸道总裁养成计划  妖孽正青春  神奇小村  超级赢家  [火影]照河  地球唯一修真  最强娱乐大明星  开局打死不当赘婿  和妹纸合租的治疗生活  我真不是山野高人  透视兵王的美女公寓  战武狂医  妙手丹医  深夜异闻  

热门小说推荐
天赐农家小福妻

天赐农家小福妻

沈清兰作为一名过时的皇牌杀手,唯一的愿望就是坐吃等死,谁知贼老天看不过,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夏日,一道雷将她劈死了。醒来之后,她就成了异世一个小村庄的傻女,本想顺理成章当个坐吃等死的傻子,奈何家里人口众多,米缸里的米供不应求。沈清兰你为什么总是缠着我?某男一本正经地道因为你是除了我娘之外,第一个住进我心里的女人!沈清兰1v1,男女主身心干净。...

霸神

霸神

他是一个被家里人遗弃的孤儿。母亲在落难时被残杀至死。一把天魔神剑在握,开始他一生的狂霸。...

纨绔二小姐:宗主大人别追了

纨绔二小姐:宗主大人别追了

她是武林世家的纨绔二小姐,他是天下第一大派的掌门人。。。他是她的劫,她却是他心爱之人的复活丹。。。他步步设计,将她引进专为她而设的爱情陷阱,只为能救自己心爱之人。真相大白,她放手成全,用自己的性命复活他心爱的女人。。。gt只是到那时,他却已不似初心,正所谓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看宗主大人如何追妻。。。展开收起...

贺三少,夫人有点太嚣张

贺三少,夫人有点太嚣张

大婚之日,一场阴谋,她代替姐姐嫁给了上海滩贺三少。一入候门深似海,她知道,不进便是退。父亲遭遇离奇车祸,初恋蜕变后强势归来,你来我往明争暗斗,小妾婆婆及妯娌的栽脏陷害,让她丢开天真烂漫,东海扬尘,凤凰盘涅。...

白发王妃逆袭记

白发王妃逆袭记

出嫁当天,慕容忆慈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养父手中的一枚棋子,为了稳住朝中地位,不惜将她嫁给一位半废的王爷,虽心有不甘但也别无选择,身陷两难的她一次意外竟然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今后的她将进行怎样的人生逆袭呢?...

邪王追妻:战神王爷请接招

邪王追妻:战神王爷请接招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悠小姐的经典小说邪王追妻战神王爷请接招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要问宁昭穿越到墨朝,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自然是收服了出名的直男六王爷。人前墨绝尘宁昭,你身为六王妃,就要有王妃的自觉。你的眼睛只能看本王,你的心里也只能有本王的存在,你要是敢多看三哥一眼,本王就宁昭就怎样?墨绝尘就给你休书一封。人后宁昭收拾好包袱,便准备自请下堂回将军府。却不想堂堂六王爷,心甘情愿奉上兵符和王爷大印,跪在搓衣板上,一脸委屈媳妇,我错了,求原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