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 两汉之学术与宗教(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shg.tw)”!

第四章

两汉之学术与宗教

汉学之复古

凡违逆潮流之事,总是不能行的。古代“官师合一,政教不分”,而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十分发达,这也是社会进化自然的趋势。秦始皇和李斯,只因不愿人家议论他,便把一切学术概行禁绝,这种手段,岂但过于操切而已?汉定天下以后,一切被禁的学术,都要回复过来,也是自然的趋势。

但是,春秋战国时代,是诸子百家之学同时并盛的,到汉朝,却渐渐地独尊儒学了。这又是什么缘故?我说:这也是大势所趋。社会上的风气,免不了一动一静。当社会变动剧烈的时候,人心惶惑无主,争向各方面寻求出路,自然容易众说并兴。经过相当的时间,寻求的心理厌倦了,大家都想认定一条路,从事于实行,当此之时,学术思想就要渐趋于统一了。汉朝正是这个时代。统一于哪一家呢?道家之说,太觉消极;天下统一了,没有竞争,用不着法家的武健严酷;墨家的节俭,当海内富庶之时,也觉其不切于时势,而且也非统治阶级所能堪。轻刑罚,薄税敛,讲究道德伦理,儒家之学自然最适合于时代的要求。汉武帝便是受社会心理影响,而实行满足这要求的一个人。当汉初,讲求各种学术的人,已经渐渐地进用了。后来又除掉挟书之律,人民就都可自由研究。但这时候,还是听其自行研究而已,国家并没有加以提倡奖励。研究的人,喜欢何种学术,亦各随其性之所好,并无畸重畸轻。到武帝,听了董仲舒的话,表彰六经,罢黜百家,专为治五经的博士置弟子。从此,儒家在进取之途,便独占了便宜。其兴盛,自非他家之学所可比拟了。

汉学之分类经学

儒家之学,在汉世,亦即是所谓经学。《诗》《书》《礼》《乐》《易》《春秋》,儒家认为孔子所制定的。这六种,除《乐》外,其他都有经文。大约是古代的典籍,孔子把它修改、编纂过的。与经相辅而行的,还有传记。“传”是孔子的口说,后人笔之于书的。“记”则是经以外的古书,可以给经做参考的。但经的义理,仍有未能写出,而由传经的人口授其徒的。这个在汉世仍谓之“说”。

汉朝的经学,有今古文两派。今古文是指文字而言。古代的篆书,到汉时,已经不大通行了。通行的,是起于秦时的隶书。古人的学问,多由口耳相传,不必都有书本。这时候笔之于书,自然即用当时通行的文字。这本是当然之理,用不着另立名目。到西汉末年,有一班人,说前此经师所传的经文有缺误之处,他们另有古本为据。这古本,自然是用古字写的。人家称这一派为古文,就称前此这一派为今文。所以今古文的名目,是古文既兴而后有的。据古文家之说,他们所得的经,比今文家所传的要多些。可是现在都没有了。文字的异同,可考见的也很少。其中大部分,还是和意义无关的。所以讲汉朝人的经学,今古文文字的异同倒还无甚关系。其重要的,倒还在于其说。古书年代久了,没有注,是不能懂得的。汉朝人去古近,对于古书的文义,比较后人要容易通晓些;对于古代的事物和制度,自然也较后人知道得多;所以汉朝人的经注,后人很为重视。今古文家对于经的注释有一部分不同的,研究的人,却不可不知道经学家所以要分别今古文,就是为此。

史学

经学而外,汉代的史学和文学也很有可观。古代诸侯之国,大概都有史官。但其所纪述,经秦朝人一烧,大部分都已亡灭。在汉初,只剩些片段的材料。民间传说,其不甚确实而又无条理,更不必说了。汉时的司马迁,才把一切史料收辑起来,编成一部现存的《史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古代各国的史实,都包括在里头。东汉时,班固又用其体例,专述汉朝的事情,谓之《汉书》。这种体例,后来作史的人都沿袭它,而国家亦认用这种体例所作的历史为正史。还有一种,把一切事情依着时间的先后编排的。这就是所谓编年体。其体例,是起于《春秋》的。东汉末,荀悦根据班固的书,用这种体例,纂成一部,谓之《汉纪》。以后用这种体例编纂的历史也不少。学者也认为次于正史体的重要史籍。

文学

文学发达的次序,韵文较散文为早。所以我国的古书亦多有韵。这一种文字,音调未尝不美。然而和口语相去太远,未免不能达意。所以进一步,散文就要发达了。散文的发达,大约起于东周,至西汉而极盛。韵文:汉人所擅长的为赋。古代的诗,大都是四言,汉世变为五言。又因这时代,古乐渐次沦亡,汉武帝乃立了一个新声乐府,采取各地方的歌谣,按其音调,命文士为之填辞。这固然是音乐上的事,然而后来,亦有按其音调以作韵语的,于是诗中又添出乐府一体。

印度佛教之起源

汉代的宗教:本国所固有的,渐渐有集合而成道教之势;其自外国输入的,则有印度的佛教。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是印度迦维罗国的王子。迦维罗国之地,据近代史家所考证,在北纬二十七度三十七分,东经八十三度八分之处。佛教的兴起,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之初,略与孔子同时。印度地处热带,物产丰饶,其人衣食无忧,都好驰心于玄远,要求脱离人世的苦痛。邃(suì)古的婆罗门教,其趋向便系如此。在佛降生以后,婆罗门教的教义渐渐动摇了。许多有思想的人都各自研究,各有发明,史家称为哲学时代。众说并兴,迄无鹄的(gǔdì),愈使人生感到苦闷。而且印度人的求解脱,有许多极端的行为,也不是个正道。释迦牟尼出,才综合诸说,而示人以修持解脱之方。身没之后,其教逐渐推广。南至锡兰,北至大月氏。这许多地方,在汉时,都和中国有交通,佛教自然有输入的机会。

佛教之东来

佛教的输入,依旧说,是起于东汉明帝时的,但是实际还要早些。因为明帝的哥哥楚王英,《后汉书》上已说他信仰佛教了。大概佛教的输入,当在东西汉之间。东汉之世,信仰的人渐多,《后汉书·襄楷传》载楷上书桓帝,说:“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浮屠”二字,便是“佛陀”的异译。

◎白马寺

道教之创始

至于黄老,就是道教的前身。黄是黄帝,老是老子,老子这一派哲学,有人以为是起于黄帝的,所以黄老连称。这本是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之学,和后来的道教了无干涉。但是秦汉时,有一种方士,他们也有讲究祠祭的,也有讲究炼药的,也有要到海外去求神仙的,亦都自托于黄老。这一派人,在秦汉之世,颇有势力,秦始皇、汉武帝都很相信他。可是真只是真,假只是假。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毫无效验。王公贵人相信他们的,也就少了。于是转而蛊惑愚民。汉末,张角借符水治病,组织秘密结社,终至造反。后来张鲁又行其道于汉中。张鲁之道,是出于其祖父张陵的,张陵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凡来学的,都取米五斗,时人谓之五斗米道,亦谓之米贼。到张鲁据汉中,便创出一种特别的治法,使人都诵习老子《五千文》。这大约是因为他们崇拜黄帝。黄帝无书可读,所以牵及老子的,未必有什么学术上的根据。

习题

(一)汉武帝为甚尊崇儒术?

(二)儒术为甚适合于汉代的要求?

(三)今古文怎样分别?

(四)汉人经注后人为甚重视?

(五)史的体例有几种?

(六)佛教怎样传入中国?

(七)黄老学说为甚只能蛊惑愚民?

(八)佛教怎样起源的?

初始的星光永恒的爱  俯首甘为孺子受  伏山修行参与中  喜欢的人都和你好像  贪吻  你是我的四月星河  虐杀原形的无限之旅  夫人今日又在逼婚  西游:签到三千年,一巴掌扇死金翅大鹏  饿龙物语  神级逆袭系统  快穿之炮灰女配来虐渣  带着手机穿皇宫  戏精小牡丹  一胎四宝:孩儿妈是女神老师  盛世妆娘:家有骄阳初长成  人在奥特:起源0-50行星  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  思卿至此胡不归  从零开始的日常生活  

热门小说推荐
贵族笔记

贵族笔记

贵族笔记由作者温吞白水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贵族笔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我用房东身份混都市

我用房东身份混都市

唐云身为当今地下世界当之无愧的强者,因执行任务,被人陷害卷入一场国际斗争,被楚国最大的邪恶首领血皇后悬赏通缉,无奈之下只能退役回到老家中海躲避,与此同时暗中调查陷害自己的幕后主使。唐云在中海曾经暗中买下的别墅中休养,偶遇从前的女神被房东驱逐,又遭到追求者纠缠,唐云挺身而出装逼打脸,将别墅房间租给女神,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自然发生暧昧。...

六格神装

六格神装

恢复指环玄明盾牌淬毒宝珠一个肌肉大汉,身居六格装备栏!一个以妖魔的力量,对抗鬼怪的世界!一个用六格神装,碾压敌人,踏上巅峰的故事!...

太监武帝

太监武帝

太监武帝由作者沉默的糕点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太监武帝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快穿反派boss作死日常

快穿反派boss作死日常

系统说,只要提升扑街书的销量就让她重生,于是陈溪撸起袖子上了。经历了N个位面后,系统感觉好像哪儿不太对,这天雷滚滚的剧情怎么上的销量榜?陈溪惆怅望天全靠同行衬托。很多年后。有钱真氪金宠妻狂魔反派boss抱着毛团认真地说爹妈本无缘,全靠爹砸钱。系统我宿主是一心作死的神经病还有个有钱的后台,我太难了。排雷女主智商随作者,男主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有几个位面没cp那是因为男主没出来,没办法,男主有钱给作者氪金了,剧情就这么安排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