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三章 元明文化与社会概况(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shg.tw)”!

第二十三章

元明文化与社会概况

元明文艺界之创作

中国的文艺作品,是各时代各有其特色的。如西汉人的散文,唐朝人的诗,宋朝人的词都是。在元明时代,最有特色的,则为戏曲和小说。

中国古代的优伶,是以打诨和取笑为主的。扮作古人,只有百戏中偶有其事,算不得戏剧。歌舞亦另系一事。南北朝时,才有以歌舞而兼扮演的,如《兰陵王》《破阵曲》之类。然而所唱的词句,并不入所扮的人的口气,也还不是近代的戏剧。近代的戏剧,是导源于宋,而大成于元的。元朝的南北曲,都合着音乐,可以扮演;表情和动作,都合着所演的事的情节;所唱的词句,即作为所扮的人的语言。歌舞扮演,合为一事。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联结起来,在美术上,自有相当的价值。

元朝的戏剧,存于现在的,就是昆曲。昆曲的词句,渐偏于雅驯了,不是人人可以懂得的。就是那音乐,在社会上,亦不甚普遍;并有词句不能协律,布置不合排场,不能表演,而只成为一种纸上的作品的。这是后来的变化,初起时并非如此。所以初期的戏剧,也算是平民文学的一种。至于平话,就是现在的说书。后来将其脚本渐渐增饰,专以供人阅看为目的。如现在的《三国演义》《水游传》之类都是。尤为平民读物的大宗。

元明之学术思想

理学虽兴起于北,然自宋朝南渡以后,反而盛行于南。北人不大知道。元兵下湖北时,得到中国的儒者赵复,北人都奉以为师。自此理学在北方,才渐渐盛行。此时所行的,南北都是程、朱一派。到十五世纪末年,王守仁出,而风气才一变。王守仁之说,是远绍陆九渊的。他以人心的灵明为“知”。这种知,是人人所固有,不待学而成的,所以谓之“良知”。良知自能知是知非,我们只要遵照着它行就够了。所怕的,是人为物欲所蔽,良知不能做主。然而良知只有昏蔽,绝不会丧失的。一朝把它提醒来,又是完全具足。我们做人的工夫,只要时时刻刻,提醒这良知,不要给它昏蔽就是了。这个便唤作“致良知”。这是何等简易直截的方法?

一种学问,发达到极盛时,就要生出流弊来。理学家注重于检点身心,对于学问,自然要空疏些;对于应事,也就不免迂阔。程、朱之学盛行时,已是如此,王学专注重一心,自然其弊更甚了。而且还有不拘形迹、猖狂妄行的。所以到十七世纪初年,顾炎武、黄宗羲等大儒辈出,而风气又一变。顾、黄等大儒,对于理学,是并不反对的。但他们读书都极博,考据都极精,所以能救理学末流,空疏浅陋之弊。他们又都是想做事的。当明清兴亡之际,都抱着百折不回的志气,要想图谋恢复。实在事无可为,才专发之于著述。他们的著述,也是极有精义的。如顾先生在他所著的《日知录》里说:“有亡国,有亡天下。国之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他所谓“国”,就是现在所谓王朝;所谓“天下”,就是现在所谓国家。这是给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以何等的一个刺激?黄先生的《明夷待访录》,对于君主专制政体痛加攻击,尤其是从前的人所不能说、不敢说的。此外他们对于国家社会,涉及根本问题的地方还很多。清朝人专讲考据,只算承受得明末学风的末节。其真正价值,倒是革命思想兴起以后,才渐渐有人认识的。

元明之风尚

当异族入据之时,总不免有许多恶风习。譬如元朝时候,中国薙(tì)发易服的很多,并有学作胡语,改变姓名的。这是何等痛心的事?直到明太祖即位后,才把它禁绝了。可是表面的弊窦易改,实际的弊窦难除。当元时,人民因被俘虏而沦为奴婢的很多,明朝还不免此弊。其时江南士大夫之家,卖身投靠的,往往多至千百人。恃势横行,乡里都不得安枕,连主人亦为其所制。而明代绅士居乡,亦很多暴横的。这都是异族入据,留下来的污点。

明初的政治,是颇想振作士气,培养人才的。譬如太祖,很注意于学校。曾于一日之中,擢用国子监生六十余人,做布、按两司的官。又极注重荐举。被荐举而来的人,又叫他各举所知,亦都加以任用。其时的学风,亦本来是讲究气节、重视致用的。所以一代的士气,颇为发皇。能慷慨言事的人很多,虽屡受暴君和阉宦的摧残而不悔。但是争名誉、闹意气的毛病,自亦在所不免。末年的党祸,也是明代的风气使然,势所必至的。

元明之农工商业

明朝的农民,也是很为困苦的。因为其时的役法,分为“力差”“银差”。中国历代的田赋,征收都有定额;役法则是量出为入的,国用不足,就要随意“加派”,所以人民很苦于负担。直到中叶后,推行“一条鞭”之法,把一年需用之数,均摊之于人民,并作一次征收,此外不再诛求。力差亦由官雇募。人民才稍获苏息。但是从宋朝相沿下来的地权不平均之弊,则历元、明两代,始终没有铲除,而且还变本加厉。大家都知道:近代江浙的田赋,是独重的,你道这事是怎样起源的?原来起于明太祖平张士诚后,对于江南一带,即以私家所收的租,定为公家的税额。后来虽屡经减免,到现在,江浙的田赋,还是独重于全国。这也可见得地权不平均的流弊了。

农业在元、明时代,最可纪念的,是木棉之利普及于全国。前此木棉只限于交、广;宋、元之间,其种才流入江南。有一个黄道婆,从崖州到松江来,教人以纺织之法。自此棉花和棉布,就渐渐通行。取暖的不专靠裘褐,衣服的原料,也不限于麻丝了。

工业在元、明时代,也颇有可观。元朝是个野蛮人,最喜欢奇异的物品。所以当时工部,设官很多。官营的工业,极有可观。不过此等奢侈品,和普通社会无甚关系,所以易代之后,也就失传了。明朝时候,却有几种著名的物品,到现在还流传着。那就是景德镇的瓷器,宣宗时的香炉,景帝时的景泰蓝。

元、明时代对外的商业,已略见第二十和二十二章。明代尤可纪念的,是开中盐和茶马之法。开中盐,就是宋朝入边之法,国家提出定额的盐,专卖给在沿边交纳食粮的人。商人因运费贵,就有自出资本,招人到边地去屯垦的。为此,边方的粮食既然充足,连土地也渐渐地开辟了。这真是移民实边的好法子。惜乎到后来,官卖盐改收银两,“商屯”就渐渐地撤废了。茶马是用中国的茶和西番的马交易。既可充实中国的军备,又含有制驭西番的意思。惜乎后来,亦因管理官吏的腐败,而其法渐坏。

习题

(一)元、明时代文艺界的创作是什么?

(二)讲理学的,为什么以陆、王并称?

(三)理学的流弊如何?

(四)明末诸大儒,学问的特色何在?为什么说考据只是他们的末节?

(五)明太祖得天下后,对于当时媚外的风习,有何矫正?

(六)元、明时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如何?

(七)何谓“一条鞭”?

(八)今日江浙田赋独重的起源如何?

(九)木棉之利,何时普及于全国?

(十)为什么历代的官营工业,传于后世的很少?

(十一)试略述明代开中盐和茶马之法。

虐杀原形的无限之旅  盛世妆娘:家有骄阳初长成  俯首甘为孺子受  你是我的四月星河  夫人今日又在逼婚  从零开始的日常生活  带着手机穿皇宫  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  饿龙物语  贪吻  人在奥特:起源0-50行星  伏山修行参与中  一胎四宝:孩儿妈是女神老师  思卿至此胡不归  戏精小牡丹  西游:签到三千年,一巴掌扇死金翅大鹏  喜欢的人都和你好像  快穿之炮灰女配来虐渣  初始的星光永恒的爱  神级逆袭系统  

热门小说推荐
永生才能不灭

永生才能不灭

以全族之力,转世重生,是否能破开这天地囚笼,带领本族重返万界巅峰,永生之后是否能够真的不死不灭,且看叶凡一步步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甜蜜暴击:总裁的家养小奶包

甜蜜暴击:总裁的家养小奶包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相思甚欢的经典小说甜蜜暴击总裁的家养小奶包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一场车祸天才少女记忆全失变成个人人可欺的傻子。还被亲爹废物利用卖给了陌生男人做媳妇,开始了边撒狗粮边打脸的婚后宠妻生活苏楚楚就是个傻子!夫人双商200,博士学位拿到手软。夫妻俩年纪差的太多,这肯定是个拜金女!夫人她随便做个软件都能卖几亿。某个老男人含情脉脉看着翘着二郎腿窝在沙发上啃西瓜的小娇妻,我家夫人胆子小,什么都不会,你们要多让着她。...

重生之小说巨匠

重生之小说巨匠

脑中被植入容量300G的小说U盘,重生与地球平行的位面,本着传播文化娱乐大众的心态,他以笔做剑,挑动天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是武侠界的真命天子,我等只好去扶桑国了。小李飞刀非绝响,人间又见楚留香。武侠未死,只是需要换个姿势。哈利波特席卷天下,他被称为魔法爸爸无人生还白夜行达芬奇密码横空出世,他是当之无愧的推理之王。当所有媒体都在猜测他将荣耀封笔的时候,他在稿纸上写下老人与海四个字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小说,无法想象文学界没有他会是何等的荒芜不堪。贝尔诺奖颁奖词小说关键词重生之小说巨匠无弹窗重生之小说巨匠txt全集下载重生之小说巨匠最新章节阅读...

怪医圣手

怪医圣手

作者要老不老的经典小说怪医圣手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个表面身份为农村赤脚医生的王云霄入赘宜都市豪门吴玉家里三年,在这三年中不显山露水。然而,在离婚日期到的头一天,两次救到同样到平安镇扫墓的程老夫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救人除魔,逐渐走上了他人生的巅峰...

神瞳:魔法永恒

神瞳:魔法永恒

父母死亡究竟是谁造成的?谁又在掩盖历史的真相?一对拥有神之血脉的兄妹,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找寻最终的答案?一个震动全大陆的阴谋,他们要怎么粉碎?一部波澜壮阔的大陆热血冒险传奇即将展开,人偶萝莉傲娇亲妹气质御姐可爱萌宠,一个都不会少!本站为书迷更新神瞳魔法永恒最新章节,查看寂灭妖帝所撰玄幻神瞳魔法永恒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辽东钉子户

辽东钉子户

有农田,有牧场,门前是河水,身后是高山,地下埋煤炭,溪谷藏黄金!勤劳的猪脚撅着屁股,美滋滋的耕耘在最富饶的土地上。张二郎,蒙古人来了?亮刀子!野猪皮杀到了!上火铳!皇帝佬要来征地了!老朱家活得不耐烦了,抢了他的紫禁城!做一个最强钉子户,坚决守护富饶江山。张恪手里攥着雪亮的菜刀,仰天大笑辽东就是我的家,谁敢染指,断了他的爪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