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 黄河万里独行客(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人在天涯(.shg.tw)”!

第六章

黄河万里独行客

我登门造仿时,黄万里先生已90高龄,起坐略显艰难,但思维相当满晰。一辈子钻研水利倾心治河,四五十年前的往事,他娓妮道来,依旧鲜活,鲜活的良知与鲜活的苦楚浸泡茌黄河迎浪中……有多少故事始于灾难水木清华,春寒料峭。

清华园9公寓11号,一间拥挤的小客厅。面窗的墙上挂着一幅墨梅,斜枝旁出,挺拔俊逸。

落款为:“炎培先生教正,何香凝画于北京,1953年元宵后。”画的两侧是一幅镲在镜框中的联语此意要为知者道,虚名何用实之宾。”上款写广仁之仁兄。”下款为:“张骞。”另有一张照片是寓所主人黄万里夫妇钻石婚留影,时在1997年11月27日,并有黄先生的题诗广情坚钻石婚留影,各出名门天赐姻。四世同堂四博士,赤心报国济苍生。”我登门造访时,黄万里先生已90高龄,起坐略显艰难,但思维相当清晰。一辈子钻研水利倾心治河,四五十年前的往事,他娓娓道来,依旧鲜活,鲜活的良知与鲜活的苦楚浸泡在黄河浊浪中……有多少故事始于灾难?

20世纪30年代,长江、黄河接连水患。1931年入夏后,中国的大河小川争相踊跃,从南到北暴雨倾盆。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称:是年“八省大水,被灾区域达32万平方公里,灾民1亿人,大地沉没者达数个月”。7月,长江中下游堤防普遍溃决,水淹武汉三镇100天,城中洪水最深处为28尺7寸,仅长江流域淹死、病死、饿死的就有14.54万人。正在唐山交通大学读桥梁专业的黄万里坐不住了,就这样年复一年发大水,造桥又有多少用呢?想起了大禹治水即治国的古训,他不得不在造桥与治水之间作着反复比较,并求教于父亲。黄炎培告诉他,治水从来就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不是大禹治河水,恐怕很难谈得上华夏大地文明久远。而水患之烈治水之难,尤以黄河为甚,可是中华民族又怎么离得开黄河呢?古称江、河、淮、济为四渎,《汉书》说“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河”就是黄河,百水之宗啊!1932年,黄万里学成毕业,其时已经发表了由茅以升审定作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二次引力设计法》论文。1933年,已经成为年轻的铁路桥梁工程师的黄万里,又一次被水患震惊了:黄河洪水席卷而下,“河水涨八尺,水面与平汉铁路桥平”,“徐州环城黄河大堤,十余里间决开七处民国23年《申报年鉴》是次水患,六省、六十七县受灾,饥民无数,饿殍遍野黄万里决心暂不造桥,他要出国学水利,然后回来治河。“不是说治河最难吗?我就爱做最难的事”黄万里对黄炎培说。父亲从不干涉孩子们的学业、志向,况且是为了治理黄河,“去吧,这样的事总得有人做”。前辈许心武先生告诉他,江河大水后调查全国水利人才,结果发现搞水利的都是学土木结构出身的,于是便筑坝,因为只会筑坝,无一人长于水文学,而不通水文又岂能摸进水利之门?

1934年元旦,黄万里到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水利硕士。他当时的理解是,洪水既然由暴雨产生,学水文便应先掌握气象学。获得水利硕士后,意犹不足,又到伊利诺斯大学攻读博士,以地理学为第一副科,数学为第二副科,博士论文的题目是《瞬间流率时程线学说》,首创以暴雨推算洪水流量的科学方法,为导师激赏,一时轰动校园。在美国,黄万里驱车踏访了多处水利工程,并在田纳西河的一个大坝上实习。1936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后,为察看水情,黄万里坐船至出海口,大浪滔天之下,他似有所悟:曾经学过的土木结构,即便在理论上也远远不能解决洪水治理,谁能够亲近这呼啸巨浪的心性?水来土掩其实是掩不住的,而任何一种造在河里的水利工程,都将改变水沙流动状态,从而促使河床演变。

面对密西西比河,黄万里想起了黄河,黄河太浑浊,黄河泥沙太多了。就连他的美国导师也告诉他,治理黄河的最难处恐怕就是泥沙了。这是不用争论的,黄万里只是觉得关于黄河泥沙,还可以追问的是它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吗?世界上没有一条河像黄河那样挟带如此众多的泥沙而仍能汹涌的。黄水、泥沙搅拌着,搅拌在异国学子的思乡情怀中,也开始撞击他的治河思路。黄河之所以被称为“害河”,主要是因为水少沙多,可是华北大平原不就是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吗?

黄万里要回国了。

“兵荒马乱,回去能千什么?”有人问。

“治河!”“让治吗?”“到河边走走看看总可以吧?”黄万里没有说出口的另一句话是“中国治河,舍我其谁?”这真是志高气昂、雄心万丈,而因此幵始的艰难困苦却又有谁能预知一二呢?90岁时回首往昔,黄万里说:“我小时候是出名的顽皮,长大后又是出名的骄傲。”怎么顽皮法呢?黄万里的姑妈曾说过,“他不仅自己闹,想出各种花样在家里闹,还招来一群村野顽童一起闹,爬树钻洞、大呼小叫、奔走追逐,总之是闹”。直闹得黄万里的母亲忍无可忍,便从小学起让黄万里住校,连暑假也住在学校里。上海浦东一所学校里的两位崇明籍老师都姓王,一个叫王则行,一个叫王燮钧,在朝夕相处中看到了这个顽皮学生的可爱处:聪慧、正直、有极强的记忆力,便让他多背古文,学写旧体诗,并告诉黄炎培:“此子可造。”黄万里至今常忆及这两位带着浓重的崇明口音的先生:“我感念他们,循循善诱使一个顽童知道发奋读书,教化之功啊!”说到庭训,黄万里更是百感交集。

黄炎培经常外出,面对儿女慈祥友善,不威自严,他从不责骂黄万里的调皮捣乱,偶尔只是笑嘻嘻地说一句:“你总要闹出个名堂来才好。”査看黄万里写的作文与旧体诗时,看得很认真,但不表扬。“因为他晓得我骄傲。”黄万里说。黄炎培对孩子们讲的更多的是做人,是知然后行,是要爱别人,尤其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要喷出热血地爱他们,一生中努力为农民多做一两件好事。黄炎培说,中国农民对得起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黄炎培特别嘱咐黄万里要戒骄,一个人虽有周公孔子之德之能而骄,其人也不能称贤了。”怀想黄河,默念庭训,黄万里漂洋而去,过海而归,时在1937年。

归程的浪漫归国途中,船泊横滨。

黄万里的心情不错,人生两件大事无非是事业与爱情,从桥梁工程师转而远赴美国学水利,学成了,我只想治河,治河之难治河之苦人所皆知,总不会不让我治河吧?至于爱情,却多少有点茫然了,同学们都有女朋友了,有的成家了,黄万里还是光棍一个,朋友们称他是“标准女婿”。什么标准呢?高高大大,相貌堂堂,人65搴品好,成缋好,大家族出身,因此要找一个“标准太太”就不那么容易了。黄万里坦承;“我心里也美得很,总有我軎欢的人,她也喜欢我,谁知道天涯海角哪里便蛰伏着机缘巧合?”船在横滨停泊一天,黄万里下船想看看横滨风情,正好还有从横滨上船的,码头上有点忙碌。有一个女孩从黄万里身边匆匆而过,黄万里顿时心有所动,便转身跟她上船了。黄万里满面笑容地回想着:“她上船,我下船,我先打招呼,不说家也不说博士,我见一眼就喜欢她了,希望她也喜欢我。我脸皮老得很。”女孩举止斯文,话也不多,坐了一夜的船。她家在南京,姓丁。眼看船泊上海,人要分手,不免惆怅,黄万里向她讨家里地址,说:“我想去看你。”对方没有拒绝,这使黄万里欣慰至极。

回家后稍事休息,黄万里便坐火车赶到南京,敲响了丁家的门,见到了丁小姐的父亲,问黄万里:“什么地方人?”“上海人。”“上海人小滑头,靠不住的。”“恐怕未必。”“你找谁?”“我找丁小姐。”“你不要来看她,你走吧!”黄万里推想,丁小姐禀告她父亲时也只能说在横滨船上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印象还不错,是上海人,从美国回来,其余便语焉不详了。而黄万里看那丁家宅院似乎也是大户人家,把他轰出去的老者绝非等闲之辈。看来凭自己单枪匹马是敲不开丁家大门的了,便向父亲诉说心事。黄炎培问清了丁家在南京的住址,又问了显然是丁小姐父亲的口音、形象,便告诉黄万里,此公是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的丁维汾。黄炎培问:“你真的喜欢丁小姐?”黄万里答:“非她不娶!”黄炎培说:“我想想办法和丁先生联系上,还得转个弯。”于是辗转托人,找到了与黄炎培相熟的丁维汾的机要秘书,姓陈。几天后,陈秘书告诉丁维汾那次被您轰出门去的黄万里是黄炎培先生的公子。”丁维汾一愣:“黄炎培?他何不直说?”口气大变,转而又对秘书说我怎么知道他是黄炎培的儿子?”似乎有点追悔莫及了。陈秘书趁机进言百年之好也不在一朝夕,有机会时两家走动走动。”丁维汾点点头便中,问仁之先生好!”“七七”事变后,蒋介石请10位社会贤达到南京共商国是,黄炎培名列其中,便抽空到丁宅拜见了丁维汾,两人晤谈三个钟点,甚是投机。次日,丁维汾冋拜,黄万里与丁小姐的婚事就此商定:1937年11月27日,到庐山旅行结婚。

黄万里真是春风满面了。

在庐山小住三天,然后由黄万里自己开车,携新妇到九江、南昌、长沙,再坐火车到汉口,转乘江轮至四川。“从此,她便一直跟着我。”黄万里说。

为什么要去四川呢?

走过与爬过的路黄万里回国后,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请他吃饭。席间,力邀他主持浙大水利系,凭着一个科学家的观察,他赏识这位留美归来的青年才俊。想不到黄万里婉辞了,黄万里向竺先生谈了自己的治河构想,作为第一步,希望到江河实地勘察、调查,做一些实际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竺可桢听罢更是赞许有加,这也就是黄万里为什么远赴四川省水利局道滩委员会任职的原因所在。在这道滩委员会里,黄万里的职务是测量队长、涪江航道工程处处长。

黄万里的日常工作是水利勘察,他带着40个同事,一步一步踏勘了乌江、涪江、嘉陵江,行程3000公里。除了标杆与皮尺,没有任何设备,常常面对悬崖峭壁毛骨悚然、举步维艰。有的路段是走过来的,有的路段是爬过来的。其间最沉痛的一幕是黄万里他们眼看着三个留学归国的硕士从山崖跌落,被一排巨浪卷走而徒叹奈何!没有追悼的场面,崖上有松风林涛,江畔是山花野草,谁曾想到远离抗战前线的大后方,那些跋涉在山野泽边亲近着江河大地的年轻人,同是热血男儿也在流血牺牲啊!在四川道滩委员会工作期间,黄万里在峨眉县南的长江支流上设计、修建了一个简易水利工程。国难时期民不聊生,那里的农民为旱涝所害渴望着引水灌溉以求温饱,而在黄万里接手之前的工程预算为40万银元,根本不可能筹集,只能是纸上谈兵。黄万里因陋就简以木板结构替代钢筋混凝土,造价仅4万银元,农民当年受益,可灌溉15000亩农田。放水之日,农民欢声雷动,黄万里告诉农民兄弟,这是一个临时过渡工程,可以用4年,先救急先灌水打上粮食有饭吃,然后在这4年中筹款筹料准备修建永久性工程。农民是会算账的,他们流着眼泪送别黄万里:“黄先生,你喝我们一杯水、吃我们一顿饭再走,行不行?”黄万里哭了,他顿时想起父亲对中国农民的牵挂与评说,没有了他们哪会有五谷杂粮?哪还有华夏文明?他们的瘦小,他们额头的褶皱、手背的青筋,是因为重负重压,就像蛾眉的山,都说风光在绝顶,托起一切的却是苍茫大地!黄万里回到沪上探望父亲时,说及这些感受及那个小小的木板水利工程,黄炎培笑了,笑得舒心爽朗。黄万里知道那是赞许和欣慰。

1947年,黄万里调任甘肃省水利局长,从长江走向黄河,黄河从兰州流过,黄河从黄万里的身边流过。沿着黄河,走过一处处穷乡僻壤,有时是在洪水之后,有时是大西北空旷而平静的展昏。黄万里亲眼看见了水土流失,一场大雨之后黄土高原不是一点一点被冲刷而是一块一块在剥落。可是,在平常的日子里,黄河也依旧是浑浊的,为什么?黄万里学到了在美国学不到的经验与知识:水文地貌水从河床流过,水必定挟带一定数置的泥沙,河床本身、河床周边与水流之间的关系、水与泥沙的关系,是天然浑成且在无时无刻无静止的动态之中,远不是人力和技术所能完全控制的。除了踏勘黄河,黄万里倾心的便是祁连山与河西走廊,当时黄万里便断言:河西走廊缺的是地表水,河西走廊其实不缺水,祁连山冰雪资源的一部分渗入地下了。制止河西走廊的荒漢化有两策,一是保护祁连山上的林和雪,二是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为此,黄万里经过调查做了规划画了草图,惜乎图不逢时,兵荒马乱中也躭是纸上说水了。

全国解放前夕,人民解放军就要打到南京了,黄炎培去香港暂住,黄万里的岳父丁维汾要去台湾。丁维汾行前,黄太太抱着最小的孩子赶到上海,丁维汾问到爱婿的情况,黄太太告诉父亲,他一门心思就想治黄河,哪儿也不去。然后是互道珍重,依依惜别,从此天涯水阔,成为永诀。黄万里说广我既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黄河在哪儿我去哪儿,总得有人治河弄水利啊!”1949年,黄万里改任东北水利局顾问,1950年回到唐山交通大学水利系执教4952年院系合并转入清华大学水利系。

三门峡与“花丛小语”黄万里正向着黄河走去。

关于黄河治理,一抒胸臆的机会确确实实来临了。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1954年底,中共中央决定将大坝和水电站委托给苏联电站部水电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设计。”《黄河志》卷六,155页)1956年4月,苏联专家提出《三门峡工程设计要点》,拟定正常水位不低于355米,50年后如尚需满足相当数量的灌溉与发电要求,水位应为360米。如考虑水库寿命100年,则需提高水位到370米,设计最大泄流置为每秒6000立方米。1956年7月,国家计委审查初步要点,决定正常水位为360米,并要求第一台机组1961年发电,1962年全部建成。根据中国方面的意见,苏方已在1956年底完成初步设计,正常高水位提高到360米,为此要多淹没耕地1267万亩、多迁移人口31万人。《黄河志》并且记载道:“在此期间,清华大学黄万里教授于1956年5月向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案的意见》,主张经济坝高的决定要通过全面经济核算,其水位应比360-370米低。

他还根据河沙自然运行规律,建议把六条施工排水洞留下,切勿堵死,以备他年泄水泄沙,起减缓淤积作用。”1957年6月10日至24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幵“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专家、教授70人。《黄河志》对这次会议的相关记录文字是:“会议对三门峡水库应该不应该修,水库的拦沙、排沙,水库综合利用与运用及水土保持的评价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绝大多数人主张高坝大库拦沙,充分综合利用,并认为三门峡水利枢纽是解决黄河下游防洪迫切问题最适合的地点,应该选为第一期工程。”有没有完全相左的意见?是谁?说了些什么?讨论会有没有成为批判会?批判什么批判谁?《黄河志》却语焉不详了,只是说:“另有少数人认为,黄河水流含沙量大,以蓄水为主的综合利用势必导致水库淤积很快,寿命很短,水库淤满失效后,下游严重的洪水灾害将无法解决,同时考虑到我国土地少、人口多、移民极端困难,所以三门峡应以滞洪排沙为主,汛后蓄水发挥综合利用效益,大坝泄水底孔应尽量放低加大,降低原泄水孔的高程或另设底孔,以便泄水排沙得以灵活操纵,使极大部分泥沙排出库外,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少淹失土地,少移民。”事实如何呢?

1999年第1期《读书》发表黄万里的《治河咏怀》,及笔者2001年1月到3月的采访,与1957年8期《中国水利》的文章可以互为印证的是黄万里的自述广1955年,苏联专家为治理黄河拟具了一个轮廓,水利部招些人去提意见,我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957年一面改建陕州为三门峡市,一面召开扩大会议征求对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意见,我出席争辩了7天,详情载于《中国水利》1957年第8期,又另有一期专门批判我的观点。先是我发表了《花丛小语》的短文,文内也攻击一些老治河专家一味捧场,不发表相反意见。我当时预言黄河潼关以上将五大淤,并不断向上游发展。今曰黄河下游的灾倩将移到中游,特别是渭河,那里人民也将修起生产堤。总之,这坝是修不得的。最后我提出,一定要修,坝底的施工洞千万手下留情,千万不要堵死。这点大家同意了,但最后苏联专家仍按原计划堵死。”当年70个专家、学者、教授参加的讨论会上,有理有据公开反对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惟黄万里一人,对于怎样认识黄河、治理黄河也独有建言。另有一位时年25岁的年轻工程师温善意则力陈利害反对修髙坝,主张从335米的低坝方案运行,以期减少耕地淹没和移民数量。

黄万里发表于《新清华》第182期的小说《花丛小语》又写了些什么?作为小说,这里没有跌宕的情节,太简单了,但所多的却是见解与直言,以及1957年时难能可贵的现代民主理念。为防止断章取义,全文转录如下:

花丛小语,这还是3月里桃花含苞未放的时节,田方生编完了一章讲义,推开房门,背着手在小花园里闲步。他低着头,轻轻吟着他昨夜刚填好的词调寄贺新郎,百花齐放颂:

绿尽枝头蘖,怎当他、春寒料峭、雨声凄切?

记得梅花开独早,珠蕾却曾迸裂!盼处士,杳无消息。

桃李临风连影接,怯轻寒,矗把嫩芽苗。

静悄悄,微言绝。

忽来司命护花节,乘回风、拨开霾气、宇清如澈。

人世乌烟瘅气事,一霎熏销烟灭。

翻潋滟,芬香洋溢。

好鸟百花业里翠,这当儿,鼓起笙蒉舌。

心自在,任翔逸。

亡命天涯  上门王者  宠夫田园:带着包子去打野  探秘奇缘  邪王殿下宠妻无度  佛缘  中日恩怨两千年(全四册)  最美的领地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十讲  超级英雄之黑色X  幻临  重生农家:种种田,撩撩汉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秋天的雕像  反派式咸鱼  走出屏风的年代  十早集  吾妻非人  一胎二宝:京太掉马99天  反穿九零:崩坏剧情后大佬她燃爆了  

热门小说推荐
农门春来早

农门春来早

忙于职场工作的大龄剩女,一心只想上山下乡种田挖地,突然有一天,愿望实现了。一朝穿越成个农女,父母双亡,家徒四壁,还带个拖油瓶妹妹,小叔欺压,四邻嫌弃,刚穿越还被个受伤的男人赖上了,周云曦扶额,尼玛,为啥曾经我想暴富的时候,愿望从没实现过???偶然之间开启黄金牧场,从此要粮得粮,要肉得肉,要美男…孤男寡女,秦风弈,松开你的双爪,我要去找美男!夫人,成婚不是孤男寡女,难道你想双双对对?正好,咱造两个小人来热闹热闹某未出世的宝可能我只是来打酱油的…展开收起本站为书迷更新农门春来早最新章节,查看栖九所撰都市言情农门春来早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天地缘之神龙她要搞事情

天地缘之神龙她要搞事情

神尊离渊他本是远古洪荒时期所存在的最后一位神祗,机缘巧合之下助一颗先天不足的龙蛋化形。念在她同属上古一脉便对她诸多照佛。龙女莫离她是神龙一族的后裔,万万年都没能化形成功。空有爹娘留给她的一身神力却无法收为己用。还是一颗龙蛋的时候就被人忽悠的团团转神魔与她来说其实并无什么区别。最最主要的是她对于这世间的一切都感觉到好奇,唯独情情爱爱什么的她是半点儿不懂。某日她身披红衣被人忽悠着拜天地,匆匆赶来的神尊第一次急红了眼。1v1...

重生之杀戮纵横

重生之杀戮纵横

第九重宇宙魔君云凡得到上古绝世功法九天玄经后被追杀数百年,最后被所谓的正道人士合力击杀于临仙台,没想到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魔君云凡重生到第一重宇宙地球上,修炼九天玄经,纵横地球,佛挡杀佛,神挡杀神,从第一重宇宙一直杀到第九重宇宙,让当初追杀自己的那些正道人士,血债血偿。书友群104089843,欢迎进来聊聊。...

海贼之进化果实

海贼之进化果实

作者一缕红霞的经典小说海贼之进化果实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主角罗兰重生来到海贼王世界,吃下进化果实,为了完成环球的冒险旅行之路,一路旅行,遇到了草帽海贼团的船员,进入伟大航路之后,罗兰成为了草帽海贼团的船员,一起完成了伟大航路的冒险之旅。...

末日刁民

末日刁民

末日刁民由作者十阶浮屠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末日刁民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邪虫神

邪虫神

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老子再也不当好人了。稀有灵诀,我的。天材地宝,我的。美女,还是我的。敢和老子作对的,老子就把死亡和恐惧送给你。正魔之间,善恶边缘,是为邪。身怀养虫秘术,誓要将其发扬光大,成就一代邪虫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