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两晋南北朝之文化与社会(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shg.tw)”!

第八章

两晋南北朝之文化与社会

两晋与南北朝之政制

秦汉的政治制度,还是从列国时代相沿下来的。有许多地方,和后世的情形不甚适合。所以到两晋以后,又生变迁,两晋以后政制的变迁,最大的是官制。秦汉时代,宰相的体制甚尊,而权力亦大。但是在西汉中叶,替皇帝管理文书的尚书,已经渐渐地有起权柄来了。后来日渐扩充,分曹办事,相府的权柄遂渐为所夺。曹魏时,做皇帝秘书的中书;刘宋时,做皇帝侍从的侍中,又都参与机密。这许多官,都握有宰相的实权;宰相则自两晋以后,就废而不设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做宰相的,总是位高望重的人,皇帝不能任意指使他。而且宰相这个官,相沿下来,有它独立的职权,皇帝要任意破坏它,也总觉得有些不便。所以要废而不设,而改用自己左右亲信的人,这也算是专制政体的一种进化。至于外官:则秦汉之世,本系郡县两级,郡就直达于中央。汉代的州刺史,只是个监察之官。到东汉末年,因为盗贼多了,要加重外官的权威,于是改刺史为州牧,就成了地方的行政长官。一郡的地方,只有后世的府这么大,不足以反抗中央。所以唐朝的柳宗元说:“汉朝有叛国而无叛郡。”州的区域,就有现在一两省大,未免要尾大不掉了。东汉末年,所以纷纷割据,州牧的威权大重,实在是重要的原因。后来州的区域,虽然渐次缩小,然而习惯既成,又有以一个人而督数州、十数州的军事的,实际上还是一样。所以中央政府的权力,总不甚完全,甚至于酿成内乱。

西汉时代,是行民兵之制的。那时候人民的年龄,达到二十三岁,便要当兵,到五十六岁,才脱离军籍。郡国都有车骑、材官、楼船三种兵。调动之权,属于太守;训练之职,则在于都尉。东汉光武因要省官省事,把都尉废了,民兵之制亦就随之而废。民兵废,拥兵的人就要专横了。又从东汉以后,多用异族人当兵。五胡乱华之时,更其是如此。这时候的军队,通常都以汉族以外的民族做主力。这也是汉族难于恢复的一个原因。

古代的成文法,传于后世最早的,是战国时魏国的宰相李悝所作的《法经》。《法经》一共六篇。商鞅做秦国的宰相,就把它取去使用,没有另定法律。秦朝并天下之后,还沿用着它。《法经》每篇之中,要包含许多章。汉高祖入关后,曾把它废掉了,只留(一)杀人、(二)伤人、(三)盗三章。天下既定,又把它恢复了,其实这时候,六篇之法还不够用。所以逐渐添造,竟达到六十篇之多。还有命令和成案,也和法律有同一的效力。条文多而编纂杂乱,官吏就可以上下其手,以致司法界的情形黑暗得不堪。屡有人提议编纂,始终没有成功。直到魏朝,才注意到这件事。编成了一部《魏律》。未及颁行,而晋武帝代魏,又把它修订一过。于公元二六八年颁行。这就是很有名的《晋律》。从此以后,历代的法律,实在都是把它做蓝本的。这是中国司法界上,很可纪念的一件事。

晋人之清谈

汉时儒学发达,思想颇倾向复古,就渐有泥古之弊。不论什么事,总以为古代的办法是好的,应该仿效的。如此,便不免激起反动。所以到魏晋时,有思想的人,就喜欢探求事物的原理,追溯宇宙的根源,形成一种玄学。此等讲玄学的人,大都轻视实际的事务,终日挥尘清谈,或者互相辩论。其学术思想非不高尚,然而有职务的人都是如此,那就糟了。所以后来的人,有骂他们“清谈误国”的。

南北之风尚

当时南北的风尚,亦微有不同。北朝是没有清谈之习的。讲经学:南朝人把玄学掺杂进去,北朝人却还谨守汉儒旧说。做文章:南朝从齐、梁以后,专讲辞藻,北朝却比较清真些。所以也可说:北朝的风气,较南朝略为朴实。当五胡乱华之时,汉人反而同化于异族的,自然也在所不免。然而这只是极少数。处于高压力之下,因而变成媚外的,也自有其人。譬如北齐的颜之推,曾著一部书,名为《家训》,中间有一条说:“我曾经看见一个齐朝的士大夫,他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年纪十七岁了。已经学会鲜卑话,会弹琵琶,有这本领,叫他去伺候阔人,没一个不喜欢他的。”如此媚外,真正令人气短了。然而这也是少数。以大体论,当时的五胡还是尊重汉人的文化,而汉人也还能保守其旧俗的。只要看自晋代以来,崇尚门阀的风气,南北一致,便可明白。

◎汉族鲜卑族服饰对比

东晋之门阀

什么叫作门阀呢?门阀,就是论各人门第的好坏,以区别流品。这种风气,论其远原,还是从封建时代的等级沿袭而来的。在西周以前,自然很为严重。春秋战国以后,封建制度破坏,等级制度也就渐渐地动摇了。诸侯失其国,卿大夫失其家。在法律上,其地位已与平民一律,然而在社会上,总还是不能平等的。于是乎有“士庶”之别。两汉时代,帝皇将相都是平民出身,用人也不拘门第,所以贵族在政治上不占势力。曹魏时,尚书陈群,立九品中正之法。在各州置大中正,各郡置中正。令其品评本地的人物,分为九等,而尚书据以选用。立法的本意,是要他批评人物的好坏的。其结果,却只能辨别他家世的贵贱。于是贵族在选举上,就特别占了便宜。加以这时候五胡乱华,中原人士都迁徙到南方。一个门第好的人,在其本地方,是大家都知道的,用不着特别标明。换了一处地方,就不然了。当时的著姓,所以一定要标明郡望,如琅邪王氏、博陵崔氏之类,就是为此。因此两种原因,两晋南北朝之世,所谓士庶之别,就看得特别严重。士族和庶族出身做官,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都迥然不同。不但婚姻不通,甚至起居动作都不能在一块。这种风气,在隋唐时代,还保存着相当的惰力性,直到五代以后,才全然废除。

国外思想文艺之输入

魏晋南北朝之世,一方面,可以说是中国人用固有的文化,融合异族的时代,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吸收异民族的文化的时代。这也是两汉以来,对外交通发达的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要推佛教。佛教当两汉、三国时代,似乎还不过是一种宗教,到晋以后,其哲理方面,就渐渐地受人注意了。中国的学问,是偏重于实用的,讲纯理的比较缺乏。所以佛教的哲理,很受思想界的欢迎。尤其是讲玄学的人,受佛教的影响很大。外国的文学、美术,输入的亦不少。佛经的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字,中国人要翻译它,就得另创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不但用诸翻译,还要影响到中国人自作的文字。印度的绘画、雕刻、建筑,亦随佛教而输入。在中国美术史上,发生很大的影响。

次之则是音乐。音乐大部分是从西域输入的。南北朝时代,中国的旧乐只存于南方。北方所行的,大概是外国输入的音乐。到隋唐时代,则称中国旧有的音乐为清乐,外国输入的为燕乐。清乐日渐衰微,燕乐却颇盛。其影响,也及于中国人的歌辞。唐以后的词,其调子,就有许多是从燕乐中来的。

习题

(一)汉后为甚不设宰相?

(二)州与郡的分别怎样?

(三)民兵之制怎样?

(四)光武废都尉,影响于民兵怎样?

(五)《晋律》的价值如何?

(六)清谈为甚能误国?

(七)门阀起于何时?重于何时?

(八)国外文字美术,在何时输入?它的影响如何?

思卿至此胡不归  带着手机穿皇宫  盛世妆娘:家有骄阳初长成  快穿之炮灰女配来虐渣  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  从零开始的日常生活  贪吻  伏山修行参与中  你是我的四月星河  喜欢的人都和你好像  西游:签到三千年,一巴掌扇死金翅大鹏  人在奥特:起源0-50行星  虐杀原形的无限之旅  初始的星光永恒的爱  一胎四宝:孩儿妈是女神老师  夫人今日又在逼婚  俯首甘为孺子受  饿龙物语  神级逆袭系统  戏精小牡丹  

热门小说推荐
透视神医在校园

透视神医在校园

他武艺高强,使彪悍的警花为之倾倒。他医术绝代,让妩媚多情的女院长投怀送抱。他书画无双,令娇俏柔弱的校花朝思暮想。他仙法绝伦,被妩媚多情的女明星狂热倒追。当他的双眼开启透视功能之后,他总是会对身边的美女作出友好的提醒和我说话前,请先穿好衣服。他是林成飞,一个获得仙人传承的普通学生...

水风空落眼前花

水风空落眼前花

老婆,天黑了嗯,然后呢?你是不是该履行你的义务了?传说冷三少容貌倾城,长得比女人还好看。传说冷三少不近女色,对女人厌恶至极。传说冷三少是商业中的帝王,杀伐果断,手段之狠辣令对手闻风丧胆。果然,传说不可信!眼前这个时时刻刻在她面前掉节操的家伙,绝对不是那个传说中的冷三少!...

嫡女八字不好

嫡女八字不好

倒霉的小嫡女出生时就遭逢生母去世,被批命为命格太硬,从此就成为伯府不能见光之人。唯一的兄长也因躲避继母的黑手离家出走。出嫁前,要面对继母和姐妹的排挤与迫害,嫁人后,要承受婆家人的嫌弃与刁难。前路漫漫,以后的路将何去何从?总之,这就是一个伯府大家闺秀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故事。片断一将军夫人在做什么?小厮夫人在收拾嫁妆,准备回娘家。将军惊愕为什么,出了什么事情?小厮向上翻了一个白眼珠‘国公夫人说小公子不是将军您生的,夫人想合离。将军恼怒小公子的一张脸分明就是本世子爷的翻版,怎么能不是我亲生的。小厮委屈夫人说小公子是她生的。片断二丫环采莲夫人,我们快些走吧。将军走得太快了,我们跟不上了。阿慈仍然莲步轻移,端庄肃面’采莲,这是国公府,夫人我不能失了端庄,采莲埋怨将军真是的,昨天刚拜了天地,将军今天就这样,小姐,您得想法抓住将军的心才行。阿慈凉凉地看着丫环采莲,你是我的丫环,注意矜持。...

我的娘子可是绝世高手

我的娘子可是绝世高手

高黎,带着一双AR眼穿越古风世界,能一眼看穿众人经脉。在这妖魔乱舞之地,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先赚他一个亿。然后打造一个全新的真气朋克世界!...

书眼

书眼

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读什么书,学什么技能。读推理小说,学习思维读言情小说,学习恋爱读竞技小说,学习体育读盗墓小说,学习盗术读警察小说,学习枪法读杀戮小说,学习杀技读医生小说,学习医术读武侠小说,学习武功。传说中,读仙侠小说还能成仙刘星,一名小说迷,偶然觉醒一双书眼,从此踏上疯狂读小说的不归路禽兽,放开那本小说,让我来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