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2章 谄害宗室(第1页)

宣武帝立高妃熙容为皇后,彭城武宣王元勰劝谏不可,宣武帝不听。皇后兄高肇由此怨恨元勰,数次在宣武帝面前进谗言诋毁元勰,宣武帝亦不听信。京兆王元愉反叛,高肇因此诬告元勰北与元愉勾结,南招蛮贼。魏偃、高祖珍就与高肇勾结,一起陷害元勰。

——第九十五回题引

诗云:往往治国无一能,偏偏谗害宗室能;世间多少不平事,尽付掩卷长叹中!闲话道罢,书接前文。且说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达摩到达洛阳,下榻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僧众不知其意,便称其为壁观婆罗门。时有僧人神光,乃旷达之士,长期居住洛阳,博览群书,善谈玄理。闻说达摩大士住在少林寺,便来早晚参见,恭候在旁。达摩却每对墙壁端坐,不理神光。十二月九日晚,门外漫天大雪,神光站在殿外,一动不动。到天亮时,积雪没膝。达摩问道:“你久立雪地,要求何事?”神光流涕道:“只望和尚慈悲,打开甘露门,普度众生。”达摩说道:“诸佛有无上妙道,需长久勤奋精进,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而修得。岂凭微德小智,轻慢之心,欲得真乘,白费辛苦。”神光听了达摩祖师教诲,遂以戒刀断己左臂,将残臂献与达摩。达摩知其堪承大法,则道:“诸佛求道,为证法而忘其形骸。你断手臂,所求可得。”于是收其为徒,改名慧可。慧可问其师道:“诸佛法印,可得闻否?”达摩说道:“诸佛法印,不得于人。”慧可说道:“我心不安,求大师助我。”达摩说道:“将心给我,我助你安之。”慧可沉思道:“欲找我心,不能得之。”达摩说道:“助你安心,今已完成。”慧可顿时开悟,遂承达摩衣钵。

光阴荏苒,倏忽便过九年。达摩召集门人说道:“我欲回国,尔等何不自说心得?”僧道副说道:“我谓不拘于文,不离于字,乃曰道用。”达摩说道:“你得我皮毛。”尼僧总持说道:“我谓似庆喜见如来佛国,能见其一,不见其二。”达摩说道:“你得我肉。”僧道育说道:“我谓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识,五阴非真。我自师尊无所得。”达摩说道:“你得我骨。”慧可上前礼拜大师,后依次序回归自己班位,却始终不语。达摩说道:“你得我精髓矣。”达摩于是向慧可说法:“昔如来佛祖将清净法眼传给迦叶大士,后又辗转嘱托,传到我手,你要护持。我将袈裟传你,以为传法信物。其中含义,你应知道。”慧可说道:“请大师指示。”达摩说道:“内传法印,以便智理相契。外传袈裟,以便教传旨确。若后代怀疑,说我是西天人氏,你乃东方学子,凭何得我真法?以何证明?你今受此袈裟法印,后遇灾难,只消出我袈裟,念我法偈,即可化导无碍。我寂灭两百年后,袈裟则不再下传,佛法已遍布天下。但彼时懂佛道者人多,行佛道者人少;说佛理者人多,通佛理者人少。私密文字证说,必至成千上万。你当宣阐正道,休要轻视未悟佛理者。其一旦回复正道,则与不走弯路者同。你需听我偈言:我来此东土,本为救迷情;得传我妙法,结果自然成。”慧可顶礼摩拜,谨领教诲。达摩又说道:“我有《楞伽经》共四卷,也一并都传给你。此乃如来心地要法,以开示众生,悟法入道。”慧可复顶礼摩拜,口称谨尊法旨。

菩提达摩又道:“我来东土传法,人皆不信,且生妒嫉侵害之心,无所不为。九年以来,我曾中人毒害五次,皆下于饭食之中。我以无上法力自行化解,每将毒物吐出,放之于石,彼石头都能裂开。我之所以离南印度来到东土者,是因看到神州大地有大乘气象,故才跨过大海,越过荒漠,为大法寻找法器。初时只因机遇未合,便似愚人般少言寡语,面壁独坐。今你传我衣钵,我之目的便已达到,由此可返故国矣。”说罢,引众徒到嵩山千圣寺,停住三日。冲灵道人李冲闻菩提达摩大师欲离中原西归,亦领众徒前来,相互印证道法,各尽精妙。三日之后,菩提达摩大师聚集所有徒众登坛说法,致佛光普照嵩山,天花乱坠。众僧无不欣悦非常,齐诵《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达摩祖师便于诵经声中圆寂。众僧诵经已毕,方知大师已经寂灭,于是复又大悲,这才忽然了悟祖师于三日前所谓“我欲回国”之言。

列位看官!你道达摩法师所说九年来中人毒害五次,皆被其以无上法力化解,究指何事而言?乃是说一桩佛家争执公案,因传道未果,传人未得,故九年来隐忍不言,今日得传法印袈裟于慧可,方才当众言之。说的是菩提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少林寺弘法初时,魏帝崇敬有加,便惹怒了两个大师,要与菩提达摩为敌,屡行毒害之事。当时北魏皇帝尊奉释家,佛门俊才如林。有光统律师、流支三藏二人,更是众僧中鸾凤之属,在朝野中享有盛名。其二僧因见达摩大师演说佛道,心中不服,便常指手划脚,当众同大师口舌辩论,佛门中是非由此纷起。达摩祖师声望日隆,二僧不堪忍受,竟生害人之心,屡次买通火工道人,在大师饮食里施放毒药,大师故对慧可说曾受毒五次。此番终到第六次中毒时,大师知在中土因缘已尽,且法教亦有传人,便不再自救,端坐圆寂。时为魏文帝大统二年,丙辰,十月五日。若依达摩初到洛阳时自云,至其于大统二年灭度圆寂,则寿至二百一十二岁,实乃古今罕有。十二月二十八日,达摩祖师佛骨被安葬于熊耳山定林寺,徒众为其舍利起塔。

列位看官!据说定林寺于东汉永平十年,佛教传入陕州时即已建成,与中国第一佛刹洛阳白马寺乃属同一时期所建,非同小可——达摩祖师故选此寺圆寂。梁武帝萧衍闻说达摩灭寂,亲自撰写《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碑文,以示对大师纪念。但据史籍记载,其后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又曾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便回报皇帝。东魏文宣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惟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关于达摩籍贯以及种姓,禅宗诸书传说不一,据《洛阳伽蓝记》称其为波斯国胡人,而《续高僧传》则谓其是南天竺婆罗门种。《历代法宝记》载云南天竺国王第三子,至《景德传灯录》即谓“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姓刹帝利”。说话人以为,《洛阳伽蓝记》成书与达摩入华相去不远,所记“波斯胡人”一说,较后起诸说为更近于实际。

按下江湖佛史,复说朝廷之事。却说北魏孝文帝驾崩,葬于景陵,庙号世宗。太子元恪即皇帝位于鲁阳,改年号为景明,是为宣武帝。宣武帝乃孝文帝次子,生母为文昭皇后高照容。景明元年八月初五,遵照先帝遗诏,将文帝三夫人以下嫔妃全部遣回家中。宣武帝即位后,扩建新都洛阳,拒绝鲜卑族遗老欲返故里建议,巩固其父孝文帝改革成果。是年秋末,宣武帝趁南齐末帝萧宝卷昏暴南伐,遂攻取四川之地,并北击柔然。直到永平元年战事结束,北魏已占领扬、荆、益州等地,领域大向南拓,国势盛极一时。皇叔咸阳王元禧贪昏无能,侵吞大量田地及盐铁产业;北海王元详辅政,大肆卖官鬻爵,上行下效,朝廷贪污腐败严重。至宣武帝统治末年,人民起义已是此起彼伏,外戚高肇专权,朝政一片黑暗,国势渐衰。宣武帝喜好佛法,常在宫中亲自讲论佛经,广召僧众,辩明义旨,国内官民于是尽信佛教。武帝延昌年间,北魏各州郡僧尼寺庙共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僧徒不计其数。

宣武帝因笃信佛教,宣布取消“子贵母死”祖制,胡灵皇后得以活命。史说胡灵太后乃安定临泾人,临朝听政达十三年之久,位总机要,手握王爵。因亲子元诩立为太子,进为充华嫔,深受宣武帝宠爱。胡氏家族素崇佛教,姑母出家为尼,好谈佛事,精通佛理,常出入禁中,为皇后、嫔妃及公主、贵夫人等讲经布法。父胡国珍年虽笃老,而雅敬佛法,时事洁斋,自强礼拜。至胡国珍去世之时,胡灵太后下诏自父始薨至七七祭日,皆设千僧斋,日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日七人出家。胡灵太后执政之初,即于洛阳大兴佛事,在北距宫城前门一里之隔修建永宁寺。开工之日,胡灵太后亲率文武群臣表基立刹,对修造该寺极为重视。永宁寺周筑围墙,与皇宫围墙规制相同。寺院四面各有庙门,乃白马寺三倍规模,内有僧房楼观达一千余间。寺院中心建有九级木塔,极为辉煌壮观,高九十丈,塔上有柱高十丈,共计百丈。比之举世闻名山西应县木塔,尚高出一倍。上有金宝瓶,能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盘三十重,周围悬有金铃铎大小如坛,上下共有一百二十个。规模如此宏大寺庙,如此高大木塔,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此外又主持建造景明寺七级佛图、冲觉寺五级佛图,又于神龟元年遣崇立寺沙门惠生、敦煌人宋云入印度求取真经。

正光元年冬,惠生、宋云自印度返还京师洛阳,取得经论一百一十七部,刊行于世。太后如此笃信佛法,京城内外及全国各地遂遍地修建寺院,善男信女纷纷出嫁为僧为尼。至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僧寺增至三万余所,僧尼达二百万人。神龟二年八月,胡灵太后率群臣临幸永宁寺,亲登九层佛图。回朝后,催光上《谏灵太后登永宁寺九层佛图表》,规其不可扰民。李崇上《灭佛寺功材以修学校表》,建议罢尚方雕靡之作,以其资兴办学校。司空公、尚书令、任城王元澄也上奏称僧寺侵夺民田,应加以限制。胡灵太后虽然准奏,但佛教泛滥现象有增无减。到北魏末年,所在编户之民相与入道,假借沙门逃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有佛法以来,未曾有过。胡太后还在洛阳龙门石窟中大兴法事,开凿石窟,在古阳洞南壁、西山老龙窝、莲花洞北壁、火烧洞中,迄今都还可见胡灵太后及其家族有关题记。

魏景明四年,散骑常侍赵修突至显贵,恃宠骄恣,欺压王公。宣武帝为赵修建造宅第制同诸王,邻居向赵修献地者竟补大郡之守。赵修请归葬父,凡所用财物劳役,皆由官家提供。高肇秘集赵修罪状,侍中甄深、黄门郎李凭、廷尉卿王显等趋赴者复助高肇攻击赵修。宣武帝命尚书元绍核查,诏布赵修恶行,命鞭挞一百,贬谪敦煌充军。赵修并不知情,当时正在领军于劲宅第赌博。羽林奉旨唤之,送至领军府,甄琛、王显监刑,以大力打手五人轮流鞭打,定欲赵修死。赵修肥壮,暗加鞭挞到三百,仍不死。于是叫来驿马,催促赵修即刻上路充军,出城后绑在鞍上驱马急行,走八十里,赵修乃死。宣武帝知之,责备元绍弄死赵修情状,元绍回答道:“赵修以谄媚得宠,危害朝廷,我不除之,恐陛下必因其而遭万世指责。”宣武帝无奈,便未加罪。元绍从殿中出来,广平王元怀施礼贺道:“公之刚直,超过汲黯。”元绍答道:“只恨杀迟,为此惭愧。”次日,甄琛、李凭因系赵修同党免官,因受赵修牵连被诛死或贬黜者二十多人。散骑常侍高聪与赵修亲密,以同族高肇独得幸免。

魏景明五年,柔然太安十三年,柔然国入侵北魏沃野和怀朔镇。魏宣武帝诏令车骑大将军源怀出征北方,授全权处理。源怀到达云中,柔然人远遁而去。源怀返回恒代之地,视察各镇周围要害,选可修城筑寨之处,自东至西共修建九座城池,东西相望,形势相连,平时屯田积粮,紧急随时应战。表奏朝廷,宣武帝准之。次年魏王元足围攻涪城,蜀人大为震恐,益州十分之二三投降北魏,民五万多户。征西将军邢峦上表奏请乘胜进取蜀地,宣武皇帝不听,诏命回朝。史说邢峦生于官宦世家,少时勤奋好学,常自带书籍到处寻师求教,博览群书,有文才干略。州郡相继上表向朝廷推荐,后被选拔入朝,初任中书博士,后擢升员外散骑侍郎。孝文帝非常赏识,于太和十七年派其出使南齐。回朝任通直郎,后改中书侍郎,经常参与机要朝政。后因随驾征汉北有功,升任散骑常侍,宣武帝即位,实授尚书。

魏正始元年闰十二月,南梁秦、梁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举汉中归顺北魏。史说夏侯道迁乃谯国人,少有志操。年十七,父母为聘妻韦氏,夏侯道迁云“欲怀四方之志,不愿取妇”,乃逃婚而入益州。后仕萧鸾,以军勋迁至前军将军、辅国将军,随裴叔业至寿春,为南谯太守。又与裴叔业亲情不协,遂单骑归国,拜骁骑将军,随王肃至寿春,镇守合肥。萧衍以庄丘黑为征虏将军、梁秦二州刺史,镇南郑,庄丘黑请司马道迁为长史。庄丘黑死,萧衍以王镇国为刺史,司马道迁乃举汉中郡投降北魏。于是邢峦奉命引军到汉中,平定秦、梁、巴西,攻取十四郡县,扩地东西七百,南北千里。正始三年,萧衍派兵侵扰徐、兖二州,东南边境相继陷落。朝廷派邢峦引军东进,兵分三路,分头抵御进犯孤山、固城、龟蒙之敌。一战收复三城,兖州平定,又乘胜攻取宿豫。宣武帝赐金书表彰邢峦,赞其殊勋茂捷,自古莫二,封为平舒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魏永平元年,公元五零八年十月,彭城人白早生杀豫州刺使叛变,据城归顺南梁,魏宣武帝复命邢峦领羽林军精锐出师讨伐。邢峦率轻骑八百,日夜兼程,五日到达鲍口,一战平定豫州,斩首白早生。振旅班师之日,宣武帝亲迎出城慰抚道:“卿役不逾时,鸿勋硕美,可谓无愧古人。”宿豫大捷以后,邢峦立志修德,不以金钱声色为重,虽屡掌兵权,对军资从不多占。平定悬瓠以后,升任殿中尚书、抚军将军。

永平元年,宣武帝立高妃熙容为皇后,彭城武宣王元勰再三劝谏不可,宣武帝不听。皇后兄高肇由此怨恨元勰,数次在宣武帝面前进谗言诋毁元勰,宣武帝亦不听信。元勰荐己舅潘僧固为长乐太守,京兆王元愉反叛,胁迫潘僧固,高肇因此诬告元勰北与元愉勾结,南招蛮贼。元勰手下郎中令魏偃、防阁高祖珍就与高肇勾结,一起陷害元勰。高肇命侍中元晖上报宣武帝,元晖不从,又命左卫元珍报告。宣武帝就此事询问元晖,元晖说元勰不会如此;又问高肇,高肇叫魏偃、高祖珍作证,由此三人成虎,宣武帝终于信之。戊戌日,宣武帝召元勰及高阳王元雍、广阳王元嘉、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高肇一起入宴。元勰妃李氏正在生产,因此推辞不赴。中使相继而来宣召,元勰只好与李氏诀别,然后登车而去。进入东掖门,过小桥,拉车牛不肯向前,于是只好去牛,由人把车拉进。宴会至夜皆醉,元珍带武士送毒酒至,逼元勰饮之而死。天亮之后,以褥裹尸还府,声称大王因酒醉而死。李妃放声大哭道:“高肇冤枉杀人,伤天害理,老天有灵,岂得好死!”宣武帝在东堂为元勰举哀,赠官葬礼莫不优厚加倍。朝廷大小官员无不丧气叹息,行路男女尽皆流涕,更憎高肇。

高肇出自夷土,为时人轻视。等到掌权,则留心百务,孜孜不倦,世人复赞其能干。宣武帝初年六辅专政,后因咸阳王元禧无事构逆,从此便专信高肇。高肇由是大结朋党,依附者旬月之间便超升官阶,背逆者不久便陷于大罪。因北海王元详位居其上,便即谄害,且劝说宣武帝防卫诸王,以至宣武帝耳目皆蔽,如遭囚禁。贞顺皇后于氏暴亡,人亦皆谓高肇毒害;皇子元昌去世,亦说出于高肇之意;又皇弟王元愉因畏高肇恣肆擅权,遂至不轨。今又谮害皇叔彭城王元勰,从此朝野侧目。高肇因此专权,与予官职,皆任己兴而为。这一日,高肇与清河王元怿在云龙门外走廊下忽起争执,终致不可开交,太尉高阳王元雍劝止。高肇侄女高英成为皇后,高肇更加被天子宠信,延昌元年升任司徒。既处要害,每事任情定夺。因其本无学识,动辄违背礼度,好改先朝礼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制黜贬勋贵之人,由此怨声盈路。高肇贵登台鼎,父兄封赠虽久,竟不改葬。延昌三年宣武帝诏令改葬,高肇自己不去,只派兄高琨之子高猛改服往代,迁葬于乡,时人哂笑但不责备。是年朝廷大举征蜀,以高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与都督甄琛等在东堂与宣武帝辞别,亲奉图略。

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孝明帝元诩继位,朝廷撤回征伐军队。高肇听说宣武帝驾崩,哀痛惊愕不已,忧惧身遭祸变,朝夕悲泣,以至羸弱憔悴。大军将到京城,夜宿瀍涧驿亭,家人夜迎不见。高肇直到城阙之下,衰服号哭,登太极殿,奉丧尽哀。高阳王元雍先居西柏堂,专决众事,与领军于忠秘密商议欲杀高肇,悄备壮士直寝邢豹、伊瓮生等十几人埋伏舍人省下。高肇在太极殿哭祭梓宫已毕,走入西廊,见清河王元怿、任城王元澄及诸王等立于廊下,对自己指指点点,窃言视之。忽忆当年廊下争执之事,心中便知大大不妙。高肇入省,终被壮士拖出。明帝下诏暴其罪恶,赐高肇自尽,其余亲信党羽皆不追问,削除高肇官职爵位,只以士礼安葬。至胡太后临朝听政,下令特赠高肇为营州刺史。永熙二年,孝武帝元修追赠为使持节、侍中、中外诸军事、太师、大丞相、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北魏朝变之时,梁朝任命尚书令沈约为左光禄大夫,使右光禄大夫王莹为尚书令。沈约文章名高一时,然而贪求荣华,掌权十多年,对皇帝唯唯喏喏,只会顺从。自谓久为尚书高官,因此有意三公之位,但梁武帝终究不用。复请出镇外地,也不准许。徐勉为其请求开府同三司,武帝也不同意。梁武帝即位八年,诏令太史核定新旧历法,开始实行祖冲之所制《大明历》。梁天监十年,尚书左仆射张稷自谓功大,侍宴于东寿殿,酒酣之际,怨气露于言表。梁武帝道:“你兄杀郡守,弟杀其君,卿何夸耀哉?”张稷答道:“我不值炫耀,但为陛下效力,亦有微劳。东昏侯残暴肆虐,义师皆讨,何况我耶?”武帝捋其胡须道:“张公此言,实令人惧也!”张稷惧恨,于是请求外放,武帝任其为青、冀二州刺史。王珍国因罢梁、秦二州刺史还京,亦于酒后启奏武帝道:“臣前入梁山,痛哭不已。”武帝吃惊道:“何耶?卿若哭东昏侯则晚,若是哭我,孤且未死!”王珍国急离坐拜谢,自此即被疏远。

时有琅邪民王万寿杀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刘晰,占据朐山,召魏军来伐梁国。魏徐州刺史卢昶遣郯城戍副张天惠、琅邪戍主傅文骥相继赴朐山,梁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遣兵拒之,屡战不胜。梁武帝诏命振远将军马仙击之,魏又遣假安将军萧宝寅、假平东将军天水赵遐将兵据朐山,受卢昶节度。马仙兵围朐山,使张稷督粮馈运,梁帝数次发兵助之。魏将卢昶上表请益兵六千,米十万石,魏主以兵四千给之,复诏命扬州刺史李崇等治兵寿阳,以分朐山之势。朐山城中粮樵俱竭,傅文骥遂以城降,卢昶引兵先遁,诸军相继溃败。当时适逢大雪,军士冻死及堕手足者三分之二,梁将马仙乘势追击,大破魏军。二百里间僵尸相属,魏兵得免者不过什之一二,梁军收其粮畜器械不可胜数。卢昶仅得单骑而走,尽弃其节传、仪卫,得进郯城,借守将赵遐符节以为军威。魏主闻报大怒,遂命黄门侍郎甄琛驰马郯城,缉锁卢昶,穷其败状,及赵遐皆被免官。此次南征遂告大败,诸路军马唯萧宝寅全军而归。史说马仙为将,能与士卒同劳逸,所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饮食与厮养与最下者同。其在边境镇守,常单身潜入敌境,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攻战多捷,士卒亦乐为之用。

却说郁州近北魏边境,在朐山之乱时,州人多与北魏暗中勾结。被马仙平定朐山叛乱之后,郁州之民皆不自安,恐被南梁朝廷清算后账。青、冀二州刺史张稷政令松弛,以致僚属多侵夺百姓,郁州民徐道角等人夜袭州城,诛杀刺史张稷,传其首级至洛阳,请求举州城降魏。魏宣武帝不胜之喜,即遣南兖州刺史樊鲁率兵赶赴郁州。此时北魏饥荒,侍中游肇进谏道:“朐山靠海,地势低湿难居,郁州更在海中,得其无用。梁朝谓之要冲,则为我闲远之地,远袭不利。方今饥荒流行,烦旅费粮,有损无益。”宣武帝不听,又遣平西将军奚康生率兵迎战梁军。奚康生未出,梁朝北兖州刺史康绚已使司马霍奉伯出兵,讨平郁州之乱。

天监十二年,沈约病死,终年七十三岁。朝廷诏赠本官,谥号为隐。其人既死,特为结传:史说沈约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人,出身于门阀士族,初与梁武帝交好。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之说,可见其家族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乃刘宋征虏将军,父沈璞曾任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史说沈约左眼有重瞳,腰间有紫痣,故曰聪明过人,乃文曲星之相。其父死后沈约尚幼,为免遭迫害而东躲西藏,时逢大赦,才免于流亡。母亲忧其劳累成疾,常减少灯油熄灭灯火,使其早睡。然而沈约则白天读书,夜间默诵,终于博览群书,文如锦绣。沈约初任奉朝请,济阳蔡兴宗任郢州刺史时引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并常对诸子说:“沈记室操行可为人师表,尔等当效之。”蔡兴宗死后,沈约始任安西晋安王法曹参军,转外兵参军,并兼记室。后在齐仕著作郎、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为文惠太子萧长懋太子家令,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迁太子家令,之后以本官兼著著作郎,迁中书郎,本邑中正,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之士,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为竟陵八友,沈约特与谢朓交好。

齐明帝即位,沈约进号辅国将军,征为五兵尚书,国子祭酒。明帝崩,朝政归宰相,尚书令徐孝嗣使沈约撰定遗韶,迁左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齐梁禅代之际,沈约助梁武帝萧衍谋夺南齐。因是竟陵王西邸故交,故竭力为其谋划,作谶语说“行中水,作天子”,与范云合谋拥立萧衍篡位。事成之后,梁高祖武帝萧衍当众说道:“我起兵三年,诸将都确有功,然使我成就帝业者,乃沈约、高云二人也。”高祖受禅登基,任沈约为尚书仆射,受封建昌县侯,食邑一千户,任常侍如故。又封拜沈约母亲谢氏,为建昌国太夫人。沈约奉策命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余人都来道贺,朝野上下皆谓无比荣耀。不久迁任尚书令,领太子少傅,兼转左光禄大夫,赐给鼓吹一部。沈约生性不会饮酒,又无嗜好,生活非常节俭朴素。曾在东田修建房舍,能远望郊外高山,作《郊居赋》以抒情怀。历任宋、齐、梁三朝官职,通典章制度,朝廷制定政策皆听其意见。史说谢朓擅诗,任昉精文,沈约兼而有之,但却不能超越二人诗文水平。沈约自负才高,醉心功名利禄,凭借时运而追逐权势,颇为清议所讥讽。朝野舆论之际,皆将沈约比作魏晋之际山涛,世人谓曰此乃确论。

蜜爱前妻:宝贝乖乖受宠  爱难眠  听不见的心跳  王爷爱上代嫁侧妃  入口扑克  斗罗之万界至宝集一身  你是我的理想型  医品高手  哈莉波特  式微,式微  万人迷炮灰团宠日常[穿书]  仙尊归来  逆天双宝:医妃娘亲又掉马了  萌宝征婚:总裁爹地四婚啦  农门好日子:小福妞,发发发  实不相瞒  妻子的复仇  九龙棺  穿书后我成了玛丽苏男二号  重生赘婿战神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侯门邪妃

重生之侯门邪妃

重生之侯门邪妃由作者青墨烟水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之侯门邪妃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豪门隐龙

豪门隐龙

九代单传的叶辰接到了爷爷的电话,要给他安排相亲!爷爷您别闹!什么,给我一个亿去相亲?美女校花我未婚妻!?集团总裁要倒贴?清纯明星高调示爱!?这么多美女,叶辰有点慌!叶辰弱弱的问爷爷,还有相亲的吗?...

万道独尊

万道独尊

一个没有道魂的少年,却拥有着吞噬世间一切道魂的万道书以身为炉,吸纳万魂,化为真火,焚天炼道开天门,演六道,煅战体,破苍穹。超神越圣,万道独尊!...

重生之遍地黄金

重生之遍地黄金

重生了,如果还是遵循着人生原有的轨道庸庸碌碌过一生,那么重生的意义何在?重生了,如果不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那么何必重生?比常人先知先觉了十五年,熟稔未来十五年的风风雨雨,等于手握着一根点石成金的金手指,郝建平的人生岂会再次平凡?在他的眼中,这个世界突然变得美好了起来在他的眼中,这个世界根本就是遍地黄金他需要做的,只是弯一弯腰,把那些前生原本不属于他,今生却非他莫属的财富心安理得的收进自己荷包,再用这些财富打造出今生属于自己的炫彩世界,仅此而已。...

我是大昏君

我是大昏君

作者神隐熊猫的经典小说我是大昏君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穿越成亡国大昏君,在强权的放大镜下,我不得不带着一副邪恶的面具活着,而且还要作没心没肺地作!我会告诉所有人没人比我更懂怎样做昏君直到我羽翼丰满的那一天,我要让这乾坤随我意,日月换新天!...

名门

名门

名门由作者高月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名门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