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章(第1页)

我好像属于那种不管是什么事情,要改变它的推进方式,总得耗费许多时间的性格。比如说给登场人物起个名字,我都会思考许久也起不好。像&ldo;鼠&rdo;啦&ldo;杰&rdo;啦这类绰号倒罢了,但正儿八经的名字却怎么也起不好。为什么呢?您要是问我,我也不太清楚,只能回答:&ldo;因为给别人起名字,我实在感到害羞。&rdo;我也说不好,就是觉得像我这样的人竟然随意赋予别人(哪怕是自己编造出来的虚构人物)姓名,&ldo;未免有些假惺惺&rdo;。或许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写小说这种行为令人害羞。写起小说来,简直就像把心灵赤裸裸地曝露在睽睽众目之下,令我十分羞赧。

总算能给主要人物起名,按作品来说是始自《挪威的森林》(一九八七年)。就是说在此之前的最初八年里,我基本一直用无名无姓的登场人物,用第一人称来写小说。细想一想,这样写小说就等于一直在为难自己,硬把繁琐曲折的规则强加给自己。可当时却不以为意,满心以为本该这样,坚持了下来。

然而随着小说变得更长更复杂,出场人物再无名无姓的话,连我也感到束手束脚了。出场人物数目大增,而且还无名无姓,这样一来势必会产生混乱。于是我只得放弃坚持,横下心来,写《挪威的森林》时便断然实施了&ldo;起名作战&rdo;。虽然实属不易,但我还是闭眼咬牙,豁了出去。自此以后给出场人物起名,就不再是苦差事了。如今更是信手拈来,顺顺当当就能起个合适的名字。甚至还写了像《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那样,主人公的姓名本身就成了书名的小说。《1q84》也是,从女主人公被赋予&ldo;青豆&rdo;这个名字的那一刻起,情节便像突然得到动力一般,朝前涌动起来。在这层意义上,名字成了小说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就像这样,每当写新的小说时,我就设定一两个具体的目标,大多是技术性的、肉眼可见的目标,心想:&ldo;好了,这次来挑战一下!&rdo;我喜欢这样的写法。解决一个新课题,完成一桩此前做不到的事情,就有一种真实感,觉得自己作为作家又成长了那么一丁点儿,就好比一级一级地爬梯子。小说家的妙处就在于哪怕到了五六十岁,这样的发展和革新仍然可行,没有年龄的制约。如果是体育选手,大概就不可能这样了吧。

小说变成了第三人称,出场人物增加,他们各自有了姓名,故事的可能性便愈加膨胀开去。亦即是说可以让不同种类、不同色调、拥有种种意见和世界观的人物登场亮相,可以描写这些人之间多种多样的瓜葛和关系。而且最为美妙的,还是&ldo;自己几乎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rdo;。在用第一人称写作时,也有过这种&ldo;几乎可以变成任何人&rdo;的感觉,不过改为第三人称后,选择范围一下子更宽广了。

使用第一人称写小说时,在多数情况下,我是把主人公(或是叙述者)&ldo;我&rdo;糙糙当成了&ldo;广义可能性的自己&rdo;。那虽然不是&ldo;真实的我&rdo;,但换个地点换个时间的话,自己说不定就会变成那副模样。如此这般地不断分枝,我也在不断分割着自己。并且把自己分割后再抛入故事性之中,来检验自己这个人,确认自己与他者(抑或与世界)的接触面。对最初那个时期的我来说,这种写法是相称的。而且我喜爱的小说多是用第一人称写成。

比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第一人称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杰伊&iddot;盖茨比,但叙述者却始终是一个叫尼克&iddot;卡拉韦的青年。我(尼克)与盖茨比之间的接触面在微妙又戏剧性地移动,菲茨杰拉德便通过这一点讲述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这种视角为故事赋予了深度。

然而通过尼克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就意味着小说会受到现实的制约。因为在尼克的目光无法到达的地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很难反映在小说里。菲茨杰拉德运用各种手法,来了场小说技巧的总动员,巧妙地化解了那些限制。这样当然饶有兴味,但是这种技术性的创意存在着界限。事实上,此后菲茨杰拉德再也没写过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种结构的长篇小说。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也写得非常巧妙,是一部杰出的第一人称小说,不过他此后也没再发表写法相同的长篇小说。大约是由于结构上的制约,担心小说写法会变得&ldo;异曲同工&rdo;吧,我推测。而且他们这种判断恐怕是正确的。

如果以雷蒙德&iddot;钱德勒笔下的马洛系列为例,这种制约带来的&ldo;狭隘&rdo;反而会成为有效又亲密的固定程式,很好地发挥功能(我早期的&ldo;鼠的故事&rdo;或许有那么一点类似之处)。而在单部作品中,第一人称具有的制约壁垒,往往会渐渐变成让写作者气闷憋屈的东西。正因如此,我也针对第一人称小说的形式,从多种方向发力摇撼它,努力开辟新的疆域,然而到了《奇鸟行状录》的时候,终于深深感到:&ldo;这就差不多是极限啦。&rdo;

《海边的卡夫卡》中有一半导入了第三人称,最让我长舒一口气的,是与主人公卡夫卡的故事并行,中田(一位奇怪的老人)和星野(一位稍嫌粗暴的卡车司机)的故事得以顺利展开。这样一来,我在分割自己的同时,还能把自己投影到他人身上。表达得更准确些,就是我能把分割的自己寄托到他人身上了。这样做之后,便有了更多搭配组合的可能性。故事也呈现出复合性分枝,可以朝着种种方向扩展开去。

可能有人要说:既然如此,早一点切换成第三人称岂不更好?那样岂不是进步得更快吗?实际上可没有那么简单。虽然与我性格上不太懂得变通有关,但想更换小说的观点,就势必动手改造小说的构造,为了完成这种变革,就要有可靠的小说技巧和基础体力,因此只能审时度势、循序渐进。拿身体来说,就好比是顺应运动目的去逐步改造骨骼和肌肉。改造肉体可是既费功夫又花时间。

总而言之,进入二○○○年后,我得到第三人称这个新的载体,从而踏入了小说的新领域。那里有巨大的开放感,纵目四望,发现墙壁不见了。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无须多言,所谓角色,在小说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小说家必须把具有现实意味,同时又兴味深长、言行中颇有不可预测之处的人物置于那部作品中心,抑或中心附近。一群人品一看就明白的人,说着满口一听就明白的话,做的全是一想就明白的事,这样的小说只怕没法吸引太多读者吧。当然,肯定会有人说:&ldo;像这种用平平常常的手法,描写平平常常的事情的小说,才是好小说嘛。&rdo;不过我这个人(归根结底只是个人喜好)对这样的故事却提不起兴趣。

不过,比起&ldo;真实、有趣、某种程度的不可预测&rdo;,我想在小说角色方面,更重要的还是&ldo;这个人物能把故事向前牵引多少&rdo;。创造登场人物的固然是作者,可真正有生命的登场人物会在某一刻脱离作者之手,开始自己行动。不单单是我,众多虚构文学作家都承认这件事。如果没有这种现象发生,把小说写下去肯定会变成味同嚼蜡、艰辛难耐的苦差事。小说若是顺利地上了轨道,出场人物会自己行动起来,情节也会自然发展下去,结果便出现这种幸福的局面,小说家只需将眼前正在展开的场景原封不动地转化成文字便可。而且这种时候,那个角色还会牵着小说家的手,将他或她引领到事前未曾预想过的地方。

美人恩  挪威的森林  丢三落四的小豆豆  亡魂鸟  斯普特尼克恋人  现代青年  且听风吟/好风长吟  虎贲万岁  偶像  窗边的小豆豆  龙票  纸醉金迷  有人骗你  梁山伯与祝英台  春明外史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海边的卡夫卡  中国文坛传奇作家:我的父亲张恨水  啼笑因缘  

热门小说推荐
神级基地

神级基地

虚魔界入侵,舒风觉醒成为了灵能者,接触到了世界的真实。舒风凭借着体内的神秘基地之力,在虚魔界侵蚀界人间界三界之中一步步崛起,最终踏足巅峰。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命运之眼...

捡个相公是战神安易凤卿尘

捡个相公是战神安易凤卿尘

我娃缺爹你缺藏身之处,各取所需!放心,本王的眼光高着呢!可是赖在她床上不走还故意黑脸的男人是谁?娘子,你一定给我下蛊了!娘子,你确定有皇奶奶不做要做孙媳妇?精通医卜星相的安易穿越到古代成了农妇,算命行医卖药看风水甚至帮人下葬,迅速发家致富顺便招个花美男入赘,只是当初被那皮相迷惑了眼,什么九五之尊的面相,什么秀色可餐,这相公毒舌洁癖又腹黑,阴起人来忒狠,实在不招人待见。...

极品小春医-1

极品小春医-1

原本被人瞧不起的小村医,为了救治被蛇咬了那里的嫂子,从而不得已修炼了一门奇怪的功法,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和村里其他的嫂子做那事儿。大宝,晚上记得早点儿来嫂子家,嫂子给你留门...

少帅每天都在吃醋

少帅每天都在吃醋

少帅每天都在吃醋由作者八寻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少帅每天都在吃醋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老衲还年轻

老衲还年轻

当伍文定被几百年前的高僧灌顶了以后,他应该做什么呢?他可以叱咤球坛,篮球足球样样行可是他只是去场上遛了个圈。他可以笑傲商海,财源滚滚而来可是他宁愿把钱都送人。他可以拳打天下,无人能敌可是他从不动手伤人,累趴下最好他觉得做再多事情,也不过是回归到生活中来,所以还是过好自己最简单的生活陶雅玲觉得自己老公毕业就得乖乖娶自己所以不着急孙琴觉得看上的学长和自己是天造地设所以也不着急米玛觉得神通大和尚摆明了是自己一生的伴侣所以更不着急于是就被有心人钻了空子本书不装,不风云突变,不沙发过短,不王八之气,喜欢清汤小面的来看看书友群...

超神学院魔法师

超神学院魔法师

超神学院魔法师内容简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