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章(第1页)

于是我想到,想当小说家的人首先大概要多读书。这实在是老生常谈,真是不好意思。不过我觉得要写小说,这依旧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训练。既然想写小说,那么小说的结构如何,就得作为肌体感觉,从基础上了解它才是。就像&ldo;要做欧姆蛋,首先得把鸡蛋敲开&rdo;一样理所当然。

尤其是青年时期,应该尽可能地多读书。优秀的小说也罢,不怎么优秀的小说也罢,甚至是极烂的小说也罢,都(丝毫)不成问题,总之多多益善,要一本本地读下去。让身体穿过更多的故事,邂逅大量的好文章,偶尔也邂逅一些不太好的文章。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作业。它将成为小说家必不可缺的基础体力。趁着眼睛健康,时间有余,先把这事儿踏踏实实地做好。实际练笔写文章大概也很重要,不过从先后顺序而言,我觉得再往后排一排也来得及。

其次(恐怕先于动笔)要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身边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物、周围起起落落的种种事情,不问三七二十一,认真仔细地加以观察,并且深思细想、反复考虑。虽说是&ldo;反复考虑&rdo;,却没必要急于对事物的是非价值作出判断。要尽可能地保留结论,有意往后拖。重要的不是得出明了的结论,而是把那些来龙去脉当作素材,让它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留存在脑海里。

常有人对周围的人和事慡快利索地展开分析:&ldo;那个是这么回事哟。&rdo;&ldo;这个是那样的。&rdo;&ldo;那小子是这样的家伙。&rdo;三下五除二便得出明确的结论。这样的人(我是说,依我所见)看来不太适合当小说家,倒更适合去当评论家或媒体人,再不就是(某种)学者。适合当小说家的,是那种即便脑袋里已然冒出&ldo;那是这么回事&rdo;的结论,或者眼见就要冒出来,却驻足不前,还要再三思考的人:&ldo;不对不对,稍等片刻。弄不好这只是我自以为是。&rdo;或者是:&ldo;岂能这么轻易地下结论?万一前面跳出新的因素,事态说不定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呢。&rdo;

看来我自己就属于这种类型。当然也有(大有)脑袋转得不够快的原因。尽管当时匆匆得出了结论,可后来一看,却发现那结论并不正确(或者说不精确、不充分),这样的苦涩经验我反复体味过许多次,因而深感羞愧,冷汗直流,绕了好多冤枉路。因此,我渐渐养成了&ldo;别急着下结论&rdo;、&ldo;尽量多花时间思考&rdo;之类的习惯。这说是与生俱来的性情,不如说是吃过很多苦头才学会的经验法则。

就这样,不论什么突发事件,我的大脑都不会朝着立刻得出结论的方向运转,而是努力将自己目睹的光景、邂逅的人物,抑或经历的事情当作一则&ldo;事例&rdo;,或者说&ldo;样本&rdo;,尽量原封不动地留存在记忆中。这样一来,等到以后情绪更加稳定、时间更加充裕的时候,就能从各种角度审视,仔仔细细地检验它,根据需要引导出结论。

不过就我的经验而言,迫切需要得出结论的事情,好像远比我们想象的少。我甚至觉得不管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们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需要结论这玩意儿。所以每当读报纸或看电视新闻时,我都不禁心生疑念:&ldo;喂喂,就这样飞流直下地乱下结论,到底要干什么呀?&rdo;

总体说来,如今这世界似乎急于追求黑白分明的判断。当然,我也认为不应该什么事情都往后拖:&ldo;留待下次吧,以后再说。&rdo;恐怕有些事情必须先拿出个结论来。举两个极端的例子,&ldo;战争是开打还是不打?&rdo;&ldo;核电站明天是启动还是不启动?&rdo;这样的事情,我们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明确立场,不然很可能惹出天大的祸事。然而,这类急如星火的事态注定不那么频繁。如果从收集信息到提出结论的时间越缩越短,人人都成为新闻评论员或评论家,社会将变得刻板呆滞、缺乏宽容,甚至变成非常危险的地方。问卷调查中常常有&ldo;两者皆否&rdo;的选项,可我总在想,如果有个&ldo;眼下两者都不好说&rdo;的选项,其实也挺好。

嗯,社会归社会,姑且不问。总之,我觉得立志当小说家的人不该迅速得出结论,而应该尽量原封不动地收集和积攒素材。要在自己身上找出大量存储这类原材料的&ldo;余地&rdo;。虽说是&ldo;尽量原封不动&rdo;,但也不可能将眼前一切都原原本本地牢牢记住。我们的记忆容积有限,因此需要最低限度的工序,即信息处理之类的东西。

更多的情况下,我主动存储在记忆里的,是某个事实(某位人物、某种现象)中兴味盎然的细节。因为要巨细无遗、原模原样地记下来十分困难(不如说,就算当时记下来了,不久也会忘掉),所以我留心提取出几个单独的细节,用便于回想起来的形式留存在脑袋里。这就是我说的&ldo;最低限度的工序&rdo;。

那是怎样的细节呢?是会让人&ldo;咦?&rdo;地生出兴趣的细节。可能的话,最好是无法巧加说明的东西。如果不合道理,或者条理上有微妙的分歧,或者令人心生疑窦,甚至神秘怪异,就更无话可说了。收集这样的东西,贴上简单的标签(注明日期、场所、状态),再好好地保存在脑海里。说起来就是收藏在大脑中的私人档案柜抽屉里。当然也可以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记在上面。而我喜欢直接记在大脑中。因为拿着笔记本走来走去的有些麻烦,而且一旦形成文字,往往便心安理得地抛到脑后。将各种东西一股脑儿扔进脑海里,该消失的消失,该留下的留下。我喜欢这种记忆的自然淘汰。

有一个故事我很喜欢。诗人保尔&iddot;瓦莱里采访阿尔伯特&iddot;爱因斯坦时,问道:&ldo;您会不会随身携带一个记录灵感的笔记本?&rdo;爱因斯坦表面上非常平静,内心却十分惊讶,答道:&ldo;哦,没那个必要,因为灵感是难得一遇的事儿。&rdo;

的确,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也一样,很少遇到感叹&ldo;此刻手头有个笔记本该多好&rdo;的情况。而且,真正重要的事情一旦放进脑海里,是不可能那么轻易就遗忘的。

总而言之,写小说时至为珍贵的,就是这些取之不尽的细节宝藏。从我的经验来看,聪明简洁的判断和逻辑缜密的结论对写小说的人起不了作用,反倒是拖后腿、阻碍故事发展的情形多一点。然而,如果将保管在大脑档案柜里的形形色色未经整理的细节,根据需要原汁原味地编排进小说中去,连自己都会觉得震惊,故事竟变得自然而然、栩栩如生起来。

比如说是什么样子呢?

哎,一时想不出好例子来,但比如说,就像这个……你熟识的人里边,有人不知何故一生气就打喷嚏,一旦开始打喷嚏,就怎么也停不下来。我的熟人中并没有这样的人,但假定你的熟人中有。看到这样的人,你也许会想:&ldo;为什么呢?为什么一生气就要打喷嚏?&rdo;接着就运用生物学或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测、设立假说。这当然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但我一般不这样思考问题。按我的大脑工作方式,往往是感叹一句&ldo;咦,还有这样的人&rdo;,便到此为止了。&ldo;不知是什么缘故,不过,世上也有这样的事啊。&rdo;于是砰的一下,将这件事&ldo;一股脑儿&rdo;记下来。我大脑的抽屉里收集了许多这般毫无脉络的记忆。

美人恩  虎贲万岁  挪威的森林  丢三落四的小豆豆  梁山伯与祝英台  斯普特尼克恋人  窗边的小豆豆  啼笑因缘  龙票  有人骗你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偶像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春明外史  海边的卡夫卡  亡魂鸟  现代青年  纸醉金迷  中国文坛传奇作家:我的父亲张恨水  且听风吟/好风长吟  

热门小说推荐
宠物小精灵之精灵猎手

宠物小精灵之精灵猎手

一位穿越至宠物小精灵世界的男人,带着他对小精灵的资料记忆,在真新镇开始了他的神奇宝贝之旅,收服所有的宝贝是他的目标,当然,强大的实力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部不受很多热爱小精灵的读者待见的小说,但它无疑更真实更有血有肉,所以,不想心中小精灵世界美好形象被破坏的读者勿入作品每天1更,偶尔多更一章,少更会向大家通知,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并提出建议,绝不进宫。...

恐怖图书馆

恐怖图书馆

被诅咒的图书馆,如同一道道索命的恶鬼一次次恐怖的事件中,却每一次都能找到一条绝处逢生的生路。而洛秋不过是一名普通人,却要一次次的在恶鬼索命中找出那关键性的线索(有对抗,有伏笔已签约放心收藏支持!)...

女神的超凡高手

女神的超凡高手

为了一语承诺,为了一份信仰,为了一个真相重伤初愈的国级高手陈鱼跃退隐天海市,化身外卖小哥,本想低调修养一阵的他,却在送单途中遭遇恶婆碰瓷女神,引发了一系列的麻烦遭遇。且看陈鱼跃如何应对邪恶势力的阴谋诡计,又如何万花丛中抱得美人归来。老子觉得脑残作者应该起个鱼跃龙门这类有逼格有思想的书名。陈鱼跃慵懒的嘀咕着。想得知新书最新动态,欢迎关注笔仙的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点击‘添加朋友’→点击‘公众号’→输入‘qq276432835’或者直接输入‘笔仙在梦游’→搜索→加关注。...

异界求道传

异界求道传

一段奇异的梦境,一个穿越异世少年,带来的是一个滔天大局。什么是道?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李昊言道即规则,道则一切!既然这个世界是由魔法元素来构成万物的规则,那就让我用魔法明了这个规则,掌握这个规则求道,求的是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求道,并非只有修仙一途!在规则并不一样的魔法世界里,我将用我的知识,去解析规则,去明了这个世界的道。PS本人建了一个QQ群,群号533462199,欢迎读者入群讨论。每天2更,更新时间800,1800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书评支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