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第1页)

不是吗?就算那时我得到了芥川奖,可是,既无法想象世界的命运会因此发生改变,也无法想象我的人生会由此面目全非。世界大概还是眼下这副德行,我也肯定还是这样,三十多年来(可能有些许误差),大抵按照相同的节奏执笔创作至今。不管我是否获得芥川奖,我写的小说恐怕照样被同一批读者欣然接受,照样让同一批人焦虑不安。(让为数不少的某类人焦虑不安,好像与文学奖无关,而是我与生俱来的资质使然。)

假如我得了芥川奖,伊拉克战争就不会爆发‐‐如果事情是这样,我自然也会感到有责任,但这样的事绝无可能。既然如此,我没获得芥川奖一事为什么非要特地做成一本书不可呢?老实说,这正是让我困惑的地方。我得没得到芥川奖,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又何曾是风暴呢,连小旋风都算不上,简直是微不足道。

这话一说出口,没准会惹出是非来:芥川奖无非是文艺春秋这家出版社评选的一个奖项。文艺春秋把它当作一项商业活动在运营‐‐即便不把话说得这么绝对,可要说完全没有商业运作成分,那就是撒谎了。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长期以小说家为业的人,如果允许我根据真实感受直言相告,新人阶段的作家所写的东西中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作品脱颖而出,大概五年才有那么一回吧。就算把标准稍微降低一些,也是两三年才有一次。如今竟然要每年甄选两回,就免不了有点滥竽充数的感觉。当然,就算这样也没关系(奖项这东西或多或少是一种勉励,或者说一种祝贺仪式,放宽准入条件并非坏事),不过客观来看,我不由得会想:这样的水准恐怕还不足以每次都让媒体倾巢出动,炒作成社会事件。其间的失衡就有些怪异了。

然而这么说的话,势必有人要想:岂止是芥川奖,全世界所有的文学奖其实&ldo;又有多少实质性价值呢&rdo;?这么一来,讨论就无法进行下去了。不是吗?但凡名字叫奖的,从奥斯卡金像奖到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评价基准被限定为数值的特殊奖项,价值的客观佐证根本就不存在。若想吹毛求疵,要多少瑕疵都能找得出来;若想珍重对待,怎样视若瑰宝都不为过。

雷蒙德&iddot;钱德勒在一封书信中,就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写道:&ldo;我想不想成为大作家?我想不想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算什么!这个奖颁给了太多的二流作家,还有那些不忍卒读的作家们。更别说一旦得了那玩意儿,就得跑到斯德哥尔摩去,得身着正装,还得发表演讲。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值得费那么大的功夫吗?绝对不值!&rdo;

美国作家纳尔逊&iddot;艾格林(代表作有《金臂人》《走在狂野的一边》)受到库尔特&iddot;冯内古特的大力推举,于一九七四年获得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成就奖,却因为在酒吧里跟女孩子喝得烂醉,结果错过了颁奖仪式。他当然是有意为之。人家问颁给他的奖章呢,他答道:&ldo;这个嘛……好像被我扔掉啦。&rdo;《斯特兹&iddot;特克尔自传》里写到了这个小插曲。

当然,这两个人或许是偏激的例外,因为他们独具一格,一辈子坚持叛逆精神。然而他们二人共同感受到的,或者说以鲜明的态度想表达的,恐怕就是&ldo;对真正的作家来说,还有许多比文学奖更重要的东西&rdo;。其中之一是自己创造出了有意义的东西的感触,另一个则是能正当评价其意义的读者‐‐不论人数多寡‐‐的确存在于斯的感触。只要有了这两种切切实实的感触,对于作家而言,什么奖不奖的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说到底,这种东西无非是社会或文坛以一种形式对他们进行追认罢了。

然而许多时候,世上的人们只把目光投向有具体形态的东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文学作品的实质终究是无形之物,而一旦被授予奖项或奖章,便留下了具体形态。人们便可以对那&ldo;形态&rdo;加以关注。恐怕正是这样一种与文学性毫不相干的形式主义,以及权威一方&ldo;颁奖给你啦,速来领取&rdo;式的&ldo;自上而下的视线&rdo;,让钱德勒和艾格林们焦虑不安吧。

每当接受采访,被问及与获奖相关的话题(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不知何故常常问到这个),我总是回答说:&ldo;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读者。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奖、勋章或者善意的书评,都比不上自掏腰包买我的书的读者更有实质意义。&rdo;同样的回答说了一遍又一遍,连自己都觉得腻烦了,却几乎没有人真心相信我这番说辞。多数场合都惨遭无视。

仔细一想,这的确是又现实又无聊乏味的答案,听上去就像彬彬有礼的&ldo;官方发言&rdo;。我自己也时常这么想。至少不是那类让媒体人感到津津有味的说法。但无论是多么无聊乏味的陈词滥调,对我来说却是实话实说,所以也无可奈何。不管问多少遍,我都会重复相同的说辞。当一个读者付出一千几百日元,甚至几千日元买一本书时,他绝不可能别有用心,(大概)只有一个坦率的想法:&ldo;我要读这本书!&rdo;或者说只是抱着一腔期待。这样的读者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珍贵。与之相比‐‐算了,只怕也不必进行具体的比较吧。

本来不必重新强调这句话: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还记得两年前的芥川奖获奖作品的人,还记得三年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人,世上只怕不会太多。你自己记不记得?假如一部作品果真优秀,经历了适当的时间磨炼之后,人们就会永远把它留存在记忆中。至于厄内斯特&iddot;海明威得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得过),豪尔赫&iddot;路易斯&iddot;博尔赫斯得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得过吗),究竟又有谁会介意这种事情呢?文学奖虽然能让特定的作品风光一时,却不能为它注入生命。这是不必一一言明的。

是否因为没获得芥川奖而遭受过损失?我左思右想,却连一个稍微沾点边的例子也想不出来。那么,有没有享受过好处?这个嘛,因为没拿到芥川奖而享受好处的情况好像也不曾有。

唯独一点,对自己的姓名旁边没有注上&ldo;芥川奖作家&rdo;的头衔,我稍稍有些喜悦。说到底不过是遐想‐‐逐一在自己姓名旁边注上这种头衔的话,会让人觉得好像在暗示&ldo;你无非是借芥川奖的光才能混到今天&rdo;,只怕多少有些心烦。如今我没有任何像样的头衔,因而无拘无束,或者说无牵无挂。只是村上春树(而已)。这相当不坏。至少对我本人来说,不算那么糟糕。

不过,这并非因为对芥川奖心怀反感(好像有点老话重提,我压根儿就没有这种念头),而是对我归根结底是以这种&ldo;个人资格&rdo;从事写作、活到今天稍稍感到自豪。兴许这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对我来说却至关重要。

这可能是个大致的推测,习惯手不释卷地阅读文学书的读者,我估计大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这是堪称核心读者的百分之五。近来人们常常谈论所谓的&ldo;告别图书&rdo;&ldo;远离铅字&rdo;,我觉得某种程度上确有此事。不过,纵使这百分之五的人被上头强令&ldo;不准读书&rdo;,他们恐怕也会以某种形式继续阅读。即便不像雷&iddot;布雷德伯里的《华氏451度》里描写的那样,大家为逃避镇压躲进森林,在一起互相背书给对方听……大概也会偷偷地躲在某处继续看书吧。不用说,我也是其中一员。

春明外史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中国文坛传奇作家:我的父亲张恨水  亡魂鸟  有人骗你  窗边的小豆豆  美人恩  挪威的森林  丢三落四的小豆豆  纸醉金迷  现代青年  龙票  斯普特尼克恋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啼笑因缘  偶像  海边的卡夫卡  且听风吟/好风长吟  虎贲万岁  

热门小说推荐
神级基地

神级基地

虚魔界入侵,舒风觉醒成为了灵能者,接触到了世界的真实。舒风凭借着体内的神秘基地之力,在虚魔界侵蚀界人间界三界之中一步步崛起,最终踏足巅峰。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命运之眼...

捡个相公是战神安易凤卿尘

捡个相公是战神安易凤卿尘

我娃缺爹你缺藏身之处,各取所需!放心,本王的眼光高着呢!可是赖在她床上不走还故意黑脸的男人是谁?娘子,你一定给我下蛊了!娘子,你确定有皇奶奶不做要做孙媳妇?精通医卜星相的安易穿越到古代成了农妇,算命行医卖药看风水甚至帮人下葬,迅速发家致富顺便招个花美男入赘,只是当初被那皮相迷惑了眼,什么九五之尊的面相,什么秀色可餐,这相公毒舌洁癖又腹黑,阴起人来忒狠,实在不招人待见。...

极品小春医-1

极品小春医-1

原本被人瞧不起的小村医,为了救治被蛇咬了那里的嫂子,从而不得已修炼了一门奇怪的功法,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和村里其他的嫂子做那事儿。大宝,晚上记得早点儿来嫂子家,嫂子给你留门...

少帅每天都在吃醋

少帅每天都在吃醋

少帅每天都在吃醋由作者八寻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少帅每天都在吃醋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老衲还年轻

老衲还年轻

当伍文定被几百年前的高僧灌顶了以后,他应该做什么呢?他可以叱咤球坛,篮球足球样样行可是他只是去场上遛了个圈。他可以笑傲商海,财源滚滚而来可是他宁愿把钱都送人。他可以拳打天下,无人能敌可是他从不动手伤人,累趴下最好他觉得做再多事情,也不过是回归到生活中来,所以还是过好自己最简单的生活陶雅玲觉得自己老公毕业就得乖乖娶自己所以不着急孙琴觉得看上的学长和自己是天造地设所以也不着急米玛觉得神通大和尚摆明了是自己一生的伴侣所以更不着急于是就被有心人钻了空子本书不装,不风云突变,不沙发过短,不王八之气,喜欢清汤小面的来看看书友群...

超神学院魔法师

超神学院魔法师

超神学院魔法师内容简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