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章(第1页)

毛泽东诗词是当时的热门,我曾两次听郭老讲解。一次是为我办的专场,我请教,全家旁听。我请教的是《清平乐&iddot;会昌》,问他如何理解&ldo;莫道君行早&rdo;这一句里的&ldo;君&rdo;,是否有所喻指。他答:&ldo;我看不出来。&rdo;我说:&ldo;可是,有一种说法认为,&lso;君&rso;是指西方帝国主义。&rdo;他说:&ldo;那太牵强了。&rdo;我翻开一本资料,指给他看,正是他自己曾经提出过这种说法。他立即快活地大笑,全体在场的人也大笑。还有一次,平英带来一拨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其中一些人有造反派的盛气,向郭老摆出一副辩论的姿态,但郭老毫不介意,总是耐心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有一个学生提到毛的诗句&ldo;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rdo;,问郭老,听说柳亚子得到这首诗后向毛要颐和园,是否真的。郭老连连摇头,于立群也插话说,他们了解柳亚子的为人,不可能提出这种要求。我记得柳此后的确有&ldo;若将名园长遣我,躬耕原不恋吴江&rdo;之句,与世英耳语,世英也记得,立即去找出这首诗,让我递给郭老,郭老看了也哈哈大笑,说真没有想到。

大约在1967年六七月间,世英向我提出一同编鲁迅语录。他说,这是音乐学院一个学生让他编的,并许诺编好一定能印行。他如此描述那个学生:&ldo;这个人只要想干什么,总是能干成的。&rdo;不久后我见到了这位能干的人物,他就是与世英一起去浙江料理后事的民英的好友林铭述。世英对这项工作十分投入,我开始有些马虎,在他的感召下也认真了起来。我们各自通读鲁迅全集,详细摘抄卡片,然后把两人的卡片放到一起,进行取舍和分类,拟订编目。我们常常为一条语录的取舍和归类相持不下,互相挖苦。有一回,编目已定,他又推倒重来,提出一个别出心裁的新方案,兴奋地说:&ldo;如果你不同意这个方案,你就不是人!&rdo;我反唇相讥:&ldo;看来你是现在才成为人的喽。&rdo;在前海西街的那个深院里,不时响起我们愉快而激烈的争吵声。在工作间隙,他会闲谈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有一次谈到他母亲的病,他说:&ldo;其实她有什么病?就是生活太舒适太安逸了,才什么病都来了。&rdo;他用的那套全集是他父亲的藏书,上面有郭沫若阅读时画的记号。有时候,他会指着画了问号的某处笑着说:&ldo;瞧,尽挑毛病了。&rdo;他还对我说起一些掌故,其中之一是,他听父亲说,鲁迅那首著名的《自题小像》的主题并非通常所解释的爱国,而是写鲁迅自己的一段爱情心史的。快到年底时,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并由世英的未婚妻肖肖誊抄完毕,有厚厚一大摞,篇幅比当时人们编的版本都大得多,我相信思路也更为独特。不过,能干的林铭述始终未能把它印行,那一大摞稿子也不知去向了。林后来告诉我,他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让世英有一件事可做,免得太寂寞。与林相识后,我也觉得他很能干。他个儿不高,精力充沛,做什么事都兴致勃勃,在任何场合都谈笑自如。我最佩服的是他的摄影,看了他的作品感到心迷手痒,便向世英借相机。郭家的相机都很高级,鉴于我是初学,世英就把一台徕卡借给林,我则用林的那台国产58-2玩起了摄影。

进入1968年后,林铭述又出新点子,提议我们一起来研究文革思潮。当年3月,我们在林家及音乐学院教室先后举行了四次讨论,参加者除我、郭、林之外还有方小早。世英又是十分投入,每次给我写信都要谈论这件事。在讨论时,他也非常认真。我们规定每人写一篇论文,他说他打算以对群众的态度为主线写文革:&ldo;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就落实在群众,打倒走资派是为了教育群众,革命委员会就是让群众直接参与政权……&rdo;我们都不同意,认为应该以无产阶级专政为主线。他激烈地和我们争论,反复论证群众问题是最根本的,专政问题受群众问题的制约,说到末了大声宣布:&ldo;所以,老三篇是最高的,是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顶点,高到老三篇就没法再高了!&rdo;老三篇是毛泽东的三篇短文,即《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当时许多人能全文背诵。后来,我们都写了论文初稿,他的主题正是群众,我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林的是江青的文艺革命。我忘了方的主题,印象中他的观点算比较中性。这些稿子集中到世英手中,还没有来得及传阅,他就遇害了。

当时我们做的都是正面文章,指导动机都是力图理解文革的必然性,现在来看当然水平甚低。不过,世英的心态要比我们复杂。表面看来,他对文革怀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激情,歌颂的调子比我们高许多。可是,这也许正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已预感到文革所释放的那股盲目力量可能毁灭他和他的家庭,于是藉着用极端方式为它辩护来说服自己。在一次讨论时,他忽然显得心不在焉,眯眼望着窗外某处,沉默半晌,迸出了一句话:&ldo;郭沫若迟早也完蛋!&rdo;

41

二十一永远的咒语周国平

杀害世英的凶手是他班上的若干学生,他们无名无姓,微不足道,如今已像蚂蚁一样消失在无人知道的犄角旮旯里了。然而,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他们曾经结集为一支仇恨的小分队,坚持不懈地追杀一颗他们不能认同的灵魂。从文革初期起,这个追杀行动就没有停止过。这几个人属于农大的造反派组织东方红,按照一种解释,他们整郭世英是为了反周恩来,因为当初郭的问题是周亲自处理的。世英死后,周恩来来到郭家,还曾说了&ldo;世英是为我死的&rdo;这样一句痛心而又内疚的话。我相信这是重要动机之一,但我认为最深层的动机不在政治上,而在人性中。我第一次到农大找世英时的遭遇给我印象至深,那个怒气冲冲的男生是一个缩影,表明世英落入了一个多么格格不入的环境里。我常想,虽有文革的大背景,如果世英不是落在这伙狭隘的人手中,悲剧未必会发生。事实上,文革中一个个具体的悲剧都是由一只只具体的手促成的,大背景是它们得逞的条件,但不是赦免它们的理由。文革只是暴露了人性中的恶,恶的存在却不能用文革本身来解释和辩护。

世英多次对我谈到班上同学整他给他造成的苦恼。他死后,我烧毁了我的全部日记,但是,仿佛是要留下证据,在烧毁前我抄录了其中记载的他的这些谈话。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次。1967年5月2日,在向我报告郭民英的死讯后,他说:&ldo;我们班上的同学前一时期要整我。有一个女生特别恨我,她一直在外面,回来以后,班上对我的态度就变了。有什么理由呢?我在最艰苦的时候就支持造反派了。毛主席说,只有头脑是研究主体,其他一切都是研究对象,我对这一点体会很深。有时候我想,你们怎么老这么看我呀。其实,这一切自己都得研究,靠自己改变这种状况,不靠自己,还靠别人?就看你有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所以,他们让我写检查,我原来准备写一个十万字的《十批判书》,让他们去读吧。现在我什么也不准备写了。我对他们说:&lso;怎么,我就是一辈子反革命了?&rso;&rdo;一个多月后,他又告诉我,班上一些人故意找岔,在枝节问题上整他。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塞北三朝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诛仙之问道青云  人生哲思录  这个历史挺靠谱  两宋风云  周国平论人生  山居笔记  笛声何处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借我一生  千年一叹  恐怖十三楼  沙海未央城  吾师余秋雨  爱的四重奏  周国平自选集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热门小说推荐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作者顾北誓苏萌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txt下载在海城,所有人都知道站在这座金字塔尖上的男人是顾北誓,却没有人知道他有一个隐婚近两年的妻子叫苏萌。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第一次说离婚,他说她的伎俩太拙劣。第二次说离婚,他说你这辈子都别想。第三次说离婚,他说你我除非死一个。第四次,第五次第九十九次,顾北誓终于忍无可忍,大声吼道苏萌,你别以为我一个大男人拿你没办法。话落,他噗通一声跪在了搓衣板上...

红警大中华1985

红警大中华1985

三十年的和平发展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振兴的希望,却也带来了道德沦丧和无耻的带路党。再度踏上八十年代赤诚大地的齐一鸣,带着红色的铁拳以及三十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奏响反攻的凯歌天启坦克的隆隆声,碾压过西伯利亚冻土无畏战舰的巡航导弹席卷中东的油田特斯拉磁电取代火电,而华夏的天空不再有雾霾压碎起重机将落后的武器再造成致命的尖刀腐朽无良的资产阶级走狗们,你们都要在无产阶级战士的军靴与镰刀锤头的赤旗下,簌簌发抖!书友交流扣扣群260685652...

跟着小说看历史

跟着小说看历史

林羽万万没想到,穿越到了各种小说演义当中。三国演义中,他是无双上将潘凤,杨家将演义中,他是老贼潘仁美的儿子潘豹水浒传中,自己不会穿越成潘金莲吧。林羽发出嘶声呐喊我不想成女装大佬。...

麻衣神婿

麻衣神婿

世人皆笑我窝囊,我笑世人看不穿蛰伏方能重生,隐忍只为守护触我逆鳞者,虽远必诛!...

女总裁的奇门医圣

女总裁的奇门医圣

刚毕业的陈天,一无所有,无意中割破了手,鲜血激活了手中的佛珠,解封了佛珠中的第一颗封印,获取了封印中的医术武术,以及上古医圣张巨的记忆,从此以后,屌丝逆袭,救治美女总裁,扇恶霸,踩狂少,无往不利,亮闪闪的人生便开始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