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章(第1页)

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我没有了固定的朋友圈子,各种热闹的聚会都和我无关了,一开始有些不习惯,后来发现这样挺好。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现在我仍有一些很好的朋友,其中有学界同行,也有艺术家、企业家、政治家。我和艺术家朋友在一起感到格外愉快,我在他们身上欣赏自由率性的生命状态,他们则从我这里收获沉默以及‐‐据他们说‐‐还有智慧。在我的企业家朋友中,我要特别提一下阿良。我们相识时,他还是一个插队知青,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友谊从未有过瑕疵。他真正是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对我怀着兄弟般的情谊,无私地关心我和帮助我。我真切感到,他把我看得比他自己更重要,即使全世界都背弃我了,他仍将毫不犹豫地保护我。在学界中,我自己感到惊奇的是,以狂出名的正来成了我的挚友。我们好像是很不同的人,在性格上,他奔放,我内敛,在志趣上,他专注于学术,我沉浸于生命之思。平时我们都潜心于各自的领域,两家人相聚时则情同亲人。我欣赏他是不用说的了,因为他学问做得真是好,身上又有一股可爱的豪气。令我感动的是,以他这样一个似乎惟有学问高的人,竟比学界许多人更能理解我的作品和心性。阿良和正来都是侠义之人,啾啾出生后,他俩自然而然成了啾啾的教父,啾啾真是好福气。

现在我与外界的各种热闹距离越来越远了,基本上不参加社会活动,偶尔参加也只是因为受了那个地方的景物的吸引。我一直是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尤其是与不熟悉的人,一旦置身于一群陌生人中,比如开什么会的场合,便手足无措,发言也必定张口结舌。这样的一个人,当然就应该尽量少去外面凑热闹,顺应自己的天性过一种宁静的生活了。

69

十三仍是那个我周国平

在写这部自传时,我翻阅了过去的日记,一面对我的生活场景的巨大变化感到吃惊,一面又发现,其实我自己并没有多大变化,我的性情依旧,仍然是从前那个既敏感又淡泊的少年。也许,人是很难真正改变的,内核的东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不同的形态,场景的变化反而证明了内核的坚固。

现在我似乎出了一点名,走到哪里,都会遇见喜欢我的书的读者。可是,这个我不就是在广西山沟里用功读写却始终默默无闻的那个小公务员吗,或者,不就是在北大课堂上耽于读课外书而不好好听课的那个学生吗?我早就养成了自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区别只在于,从前这遭到非议,现在却给我带来了名声,可见名声是多么表面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名声,我就会停止我的工作了吗?当然不。这种为自己工作的习惯已经成为我的人格的一部分,把它除去,我倒真的就不是我了。我相信,凡创造者必定都是热爱工作、养成了工作习惯的人,这工作是他自己选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发动的,所以他乐此不疲,欲罢不能。那些无此体验的人从外面看他,觉得不可理解,便勉强给了一个解释,叫做勤奋。世上许多人是在外在动机的推动下做工作的,他们的确无法理解为自己工作是怎么一回事,一旦没有了外来的推动,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还有一些聪明人或有才华的人,也总是不能养成工作的习惯,终于一事无成。他们往往有怀才不遇之感,可是,在我看来,一个人不能养成工作的习惯,这本身即已是才华不足的证明,因为创造欲正是才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常有人谈对我的一种印象,觉得我为人谦和,谦和中又藏着不易觉察的傲气。我自己反省,这部分地符合事实。之所以说是部分,因为还有一部分也许出自误会。我一向不善于交际,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会拘谨,为了避免彼此尴尬,便宁可保持距离,这种态度可能会被误解成骄傲。不过,我从中学起就有清高之名,清高当然是一种傲气。我在两种人面前最克制不住傲气,一是功名利禄之徒,二是自以为是之辈。我在本质上是比较自卑的,原因之一也许是太专注于内心,因而外部世界广大的领域是我所陌生的,一旦跨入那个领域,我就会不知所措,一旦见到那个领域里的能人,我就会自惭形秽。可是,我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见得多了,也就有了基本的判断力。我的发现是,极其自信者多半浅薄。对于那些在言行中表现出大使命感的人,我怀有本能的反感,一律敬而远之。据我分析,他们基本上属于两类人,一是尚未得逞的精神暴君,另一是有强烈角色感的社会戏子。和他们打交道,只会使我感到疲劳和无聊。在我看来,真正的使命感无非是对自己选定并且正在从事的工作的一种热爱罢了。遇见这样的人,我的血缘本能就会把他们认做我的亲兄弟。

年轻时我是一个十分怕羞的人,每次要去见一个生人甚至并非太生的人时,我会在那个人的门外徘徊许久,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敲门,如果那个人不在家,我反倒松了一口气。现在见过了一点世面,脸皮厚了一些,但基本的性格是难改的,见生人仍使我感到不自在。羞怯似乎是一种美,我自己心里明白,事实上我是笨拙。我不愿意揽社会上的事情,重要的原因也是笨拙。如果要指导青年学生,更适合于我的方式是小范围内的言传身教,而不是大庭广众中的讲演。我真是怵讲演,对这类邀请的第一反应是推辞,万一心软接受了,灾难便从此开始,直到讲演之日没有一刻心安。善演讲的人有三个特点,而我都缺乏。一是记忆力,名言佳例能够信手拈来,而我连自己写的东西也记不住。二是自信心,觉得自己是个人物,老生常谈也能说得绘声绘色,而我却连深思熟虑过的东西说起来也没有信心。三是表现欲,一面对听众就来情绪,而我却一上台就心慌。我的讲演偶尔也有成功的时候,那多半要感谢听众,他们的情绪实在太好,把我的情绪也调动起来了,使我仿佛变了一个人,竟然也能口若悬河了。可是,多数时候,我是怀着对自己沮丧和对听众歉疚的心情走下讲台的。

一个人年轻时,外在因素‐‐包括所遇到的人、事情和机会‐‐对他的生活信念和生活道路会发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达到一定年龄以后,外在因素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弱。那时候,如果他已经形成自己的生活信念,外在因素就很难再使之改变,如果仍未形成,外在因素也就很难再使之形成了。我庆幸自己较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信念,业已走在合乎自己天性的生活道路上了。那么,我就这样继续走下去吧。

我心中再没有困惑了吗?当然不是。人能够用智慧解除许多困惑,但是,我越来越看清楚,有一些困惑是用智慧解除不了的,那是人生的大困惑。我用智慧解除了人生的小困惑,所以现在过着安静的日子,并且感到乐在其中。然而,这安静的日子也许仍不是我的归宿。我的归宿在哪里呢?那一定是一种解除了人生的大困惑的境界,我还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我知道,在那个境界中,我今生今世的全部日子都将受到祝福。

沙海未央城  诛仙之问道青云  笛声何处  塞北三朝  周国平自选集  爱的四重奏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山居笔记  千年一叹  这个历史挺靠谱  借我一生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两宋风云  周国平论人生  人生哲思录  恐怖十三楼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吾师余秋雨  

热门小说推荐
婚色:冷爱藏情

婚色:冷爱藏情

婚色冷爱藏情字数893521大婚之时,她险些被下毒手,惊魂未定的她拖着残破的婚纱,朝新郎殷楠奇跑去,在她眼里,只有躲进他的怀抱,她受伤的心才有个依靠没想到,刚到他面前,一个超疼的耳光便落在了她的脸上...

重生:公主明珠

重生:公主明珠

她本是受尽宠爱的大梁国嫡公主,却不曾想,有朝一日,引狼入室,错把豺狼当了良人!大梁史记鸿禧元年,永安公主谢明珠,于新婚之夜自焚,殁,年仅二八。再次睁眼,时间倒回到正乾三年。五岁。父皇母后健在,两位长兄健在。她变回了那个被捧在手心里疼宠的嫡公主。而不是自焚于黄国公府的新嫁娘。这一世,谢明珠发誓,誓要黄国公府血债血偿!只是,这复仇之路是不是走的太顺畅了一点?哦对了,那个整天想着要把自己拐回去的家...

新婚娇妻宠上瘾

新婚娇妻宠上瘾

嫁给北城最有权势的男人,做人人羡慕的夜少奶奶,从此沈翘的人生过得顺风顺水,本以为这场婚姻只是各取所需。谁知道她竟丢了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新婚娇妻宠上瘾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青云端

青云端

一场宫变,青梅竹马的恋人忽然被当朝太后亲迎去做了皇帝,若水的命运由此改变了。她本想着姬繁生总有一日要跟自己成婚的,他会帮自己打理家业,每日做那个等待妻子归家的好丈夫,而自己做好那个叱咤风云的女将便可。谁知,命运开了偌大一个玩笑,她被他渐渐推离,起初,她只是想要与他携手天涯,而他却一心坐稳皇位等他想起她时,伊人已在天涯。...

爷,夫人又去种田了

爷,夫人又去种田了

爷,夫人又去种田了由作者我爱吃肥肠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爷,夫人又去种田了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