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章(第1页)

差不多与此同时,在于立群给我的一封信上,郭老写了一小段话,署名&ldo;老兵附笔&rdo;。我是一直不敢打扰郭老的,但有了这段附笔,我就放胆给他写信了,还写了一首诗给他,题为《寄语老兵》。他很快给我回了信,写信的日期是1969年1月6日,全文如下:

&ldo;国平:你的信和写给我的诗‐‐《寄语老兵》,我都看了。其他的诗也看了。

&ldo;我这个老兵非常羡慕你,你现在走的路才是真正的路。可惜我&lso;老&rso;了,成为了一个一辈子言行不一致的人。

&ldo;我在看世英留下来的日记,刚才看到一九六六年二月十二日他在日记后大书特书的两句:&lso;全世界什么最干净?泥巴!&rso;

&ldo;我让他从农场回来,就像把一颗嫩苗从土壤里拔起了的一样,结果是什么滋味,我深深领略到了。你是了解的。

&ldo;希望你在真正的道路上,全心全意地迈步前进。在泥巴中扎根越深越好,扎穿地球扎到老!

&ldo;不多写了,再说一遍:非常羡慕你!&rdo;

其后,在同年6月16日,郭老还给我写过一封信,信中说:&ldo;你寄来的诗,我都看过。写得好,有生活内容。我写不出来,你不到农场去也是写不出来的。&rdo;由于我在给他们的信中曾经叹息自己虽然出胎生骨的时间不长,脱胎换骨却难乎其难,他还写道:&ldo;认真说,我倒真正羡慕你们。用你的话来说,我是&lso;出胎生骨的时间&rso;太长了,因而要想脱胎换骨近乎不可能了。在我,实在是遗憾。&rdo;&ldo;脱胎换骨&rdo;是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意思是彻底改造。

当时读到这些话,我虽然也从中读出了一种悲凉,但更多地是把它们理解为对我的鼓励。直到《李白与杜甫》出版,我仔细琢磨了这本书的内涵,才觉得比较懂得郭老给我写那些话时的真实心境了。《李白与杜甫》初版于1971年,其开始写作应在1968年。正是在连丧二子之后,心中有无法表达的痛苦,也有不能直言的愤懑,需要寻找一个话题说出来,他找到了与他天性最相近的李白。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在这本书中,郭老褒扬李白性格中天真脱俗的一面,批评其看重功名的一面,而最后落脚在对李白临终那年写的《下途归石门旧居》一诗的诠释上。他对这首向来不受重视的诗评价极高,视之为李白的觉醒之作和一生的总结,说它表明&ldo;李白从农民的脚踏实地的生活中看出了人生的正路&rdo;,从而向&ldo;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rdo;&ldo;诀别&rdo;了。姑且不论这种解释是否牵强,或者说,正因为有些牵强,我们岂不更可以把它看做是作者自己的一种觉醒和总结?郭老借此曲折地表达了对四人帮时期政治现状的绝望,这个&ldo;尔虞我诈、勾心斗角&rdo;的政治世界如此黑暗,善良的人的唯一的&ldo;人生的正路&rdo;只能是远离政治,做一个地道的农民。回过头看写于同期的他给我的信,他把&ldo;在泥巴中扎根&rdo;视为&ldo;真正的道路&rdo;的含义就十分清楚了,而&ldo;扎穿地球扎到老&rdo;也就不像表面看来那样是一句豪言壮语,其实是一句无比沉痛的嘱咐。同样,当他摘抄世英日记中的那句话‐‐&ldo;全世界什么最干净?泥巴!&rdo;‐‐时,他心中想必是在与政治的肮脏相对立的意义上理解泥巴的&ldo;干净&rdo;的。他自己对这种政治虽然完全厌恶了,但身陷其中,已经不可能摆脱,事实上也不会允许他摆脱,只好&ldo;成为了一个一辈子言行不一致的人&rdo;。

在相当程度上,是世英之死促成了郭老的觉醒,世英正是文革时期政治的一个牺牲品。因此,他不能不痛悔当初让世英从农场回来的做法。郭民英死后的一天,周恩来和中央文革全体要员来到郭家慰问,周恩来对世英说:&ldo;世英不错嘛,在农场劳动了一年,自己又主动延长了一年。&rdo;陈伯达马上说:&ldo;要是不回来就更好了。&rdo;陈这么说也许是唱革命高调,但客观上成了一句不幸而被证实的预言。世英死后两年,周恩来在郭家也表示悔恨,说:&ldo;世英的信(一封只写了半页、没有写完的信)就在我的口袋里,不说这事,我很难过,看不下去。怪我有旧思想,让他上大学,从农场回来了。孩子们的事,我们都有责任,我更有责任。&rdo;事实上,世英自己的确曾想永远留在农场,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他的正确本能,这个本能告诉他必须远离当时的政治。如果这个决定实施,惨剧很可能不会发生。诗人和庄稼汉都是自然之子,而那些聚众剿杀异端的小知识分子却是社会的怪胎。当诗人的灵魂虔诚地把农场当做涤罪所的时候,实际上向往的是一个可以让自己休憩的避难所。

47

四迷惘周国平

我在南湾湖农场生活了一年半,自始至终,我的心情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迷惘。从北京到农场,途经长沙,我们几个同学站在湘江中的橘子洲头,不免想起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那时候他也是一个学生,从农村跑到城市,组织新民学会,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现在我们也正是这个年龄,他老人家却把我们从城市撒向农村,从此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即使豪情万丈如青年毛泽东,如果生活在这个他老人家领导的时代,又能做些什么呢?哪里才是今日新民学会会员应走的路程?我身边的两个同学从来喜欢高谈中国向何处去、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需要是什么之类的宏大话题,现在他们也心事重重地沉默了。在我看来,他们自以为站在历史必然性的高度上,这只是年轻人的幼稚的夸张病。我比他们清醒得多,也消极得多,个人软弱无力的观念像阴影一样笼罩着我。一个人犹如一粒微尘,飘落在某一时代某一社会的大网上,我们根本不可能做举网人,只能被这时张时收的大网支配着。

我问自己:我究竟怕失掉什么呢?是的,我怕失掉那颗天真的、单纯的、敏感的心,那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在文学上或学术上显露才华的机会。总之,我是担心这平凡的生活之波,这群众的汪洋大海,把我这个虽然渺小却无比珍贵的个体彻底淹没了。毛泽东给知识分子指出的光明大道是到工农中去,毫无保留地与工农结合,彻底改造自己。我一方面似乎愿意改造自己,另一方面恰恰害怕自己真的被彻底改造了。倘若没有了灵魂深处的那个&ldo;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rdo;,我还是我吗?人们给时代这个词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诗意,高喊着投入时代的口号激情满怀地冲向地狱,我也要毫无返顾地往下跳吗?

表面上我也有振奋的时候,但我深知其不可靠。时常,当我参加着各种活动,或者和大家一起开着玩笑,一种抑郁感突然抓住了我,我的心像被电击似地感到剧烈的空虚和不安,把我与周围的一切隔离开来。每天的生活除了劳动,就是关于劳动的重复又重复的训话和讨论。再苦的劳动,咬一咬牙总可以挺过去,并且渐渐适应。真正的痛苦在于这种生活强制性地破坏了知识分子的一切习惯,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甚至头脑中自幼及长形成的基本概念,也随之遭到了根本的打击。当时文汇报发表丁学雷的文章,宣称对于古的和洋的艺术的全部内容必须进行彻底的扫荡,我读了十分反感。我们实际上已经身处在这样的直接现实之中了,除了&ldo;红宝书&rdo;,任何书都不准读,也读不到。我的灵魂被抛入无边的沙漠里,看不见一片绿荫,找不到一点寄托。我对自己说:也许,总是寻求着一种精神寄托,无所寄托就惶惶不安,这种状态仍不免是小资吧?

笛声何处  这个历史挺靠谱  诛仙之问道青云  两宋风云  爱的四重奏  周国平论人生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沙海未央城  千年一叹  塞北三朝  人生哲思录  借我一生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恐怖十三楼  山居笔记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周国平自选集  吾师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热门小说推荐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作者顾北誓苏萌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txt下载在海城,所有人都知道站在这座金字塔尖上的男人是顾北誓,却没有人知道他有一个隐婚近两年的妻子叫苏萌。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第一次说离婚,他说她的伎俩太拙劣。第二次说离婚,他说你这辈子都别想。第三次说离婚,他说你我除非死一个。第四次,第五次第九十九次,顾北誓终于忍无可忍,大声吼道苏萌,你别以为我一个大男人拿你没办法。话落,他噗通一声跪在了搓衣板上...

红警大中华1985

红警大中华1985

三十年的和平发展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振兴的希望,却也带来了道德沦丧和无耻的带路党。再度踏上八十年代赤诚大地的齐一鸣,带着红色的铁拳以及三十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奏响反攻的凯歌天启坦克的隆隆声,碾压过西伯利亚冻土无畏战舰的巡航导弹席卷中东的油田特斯拉磁电取代火电,而华夏的天空不再有雾霾压碎起重机将落后的武器再造成致命的尖刀腐朽无良的资产阶级走狗们,你们都要在无产阶级战士的军靴与镰刀锤头的赤旗下,簌簌发抖!书友交流扣扣群260685652...

跟着小说看历史

跟着小说看历史

林羽万万没想到,穿越到了各种小说演义当中。三国演义中,他是无双上将潘凤,杨家将演义中,他是老贼潘仁美的儿子潘豹水浒传中,自己不会穿越成潘金莲吧。林羽发出嘶声呐喊我不想成女装大佬。...

麻衣神婿

麻衣神婿

世人皆笑我窝囊,我笑世人看不穿蛰伏方能重生,隐忍只为守护触我逆鳞者,虽远必诛!...

女总裁的奇门医圣

女总裁的奇门医圣

刚毕业的陈天,一无所有,无意中割破了手,鲜血激活了手中的佛珠,解封了佛珠中的第一颗封印,获取了封印中的医术武术,以及上古医圣张巨的记忆,从此以后,屌丝逆袭,救治美女总裁,扇恶霸,踩狂少,无往不利,亮闪闪的人生便开始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