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章(第1页)

世英也马上回信。他到底聪明,针对我说的没有把握云云,他回敬说:&ldo;我也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向你提出同样的议论。&rdo;在这封用小字密密麻麻写了四页的信上,他比较详细地谈了他从文革开始以来的经历。正如我所担心的,文革开始不久,就有大量的大字报揭批他的历史问题,从此他陷入十分孤立的境地,背上了精神包袱。大串联时,他去河南农村生活了三个月,从而&ldo;更下定了到农村与贫下中农同生死的决心&rdo;,本不想回来了,因为要接受批判,才回了学校。但是,&ldo;今后的道路很明显,心意也很扎实&rdo;,即最后的归宿一定是农村。我想起1964年2月他在农场期间给我的一封信,其中也说到永远留在农场的心愿,可见这是他几年来的一贯想法。这个心愿被涂上了浓厚的革命色彩,骨子里却是一种绝望。也许他不愿承认,但实际上他已经看清,他在当时的唯一出路是彻底脱离意识形态纷争,做一个地道的农民。

谈到自己的过去,他强调:&ldo;干部子弟的问题在运动中暴露出来了,这给我打消了很多疑问。许多干部子弟是新贵族,我就是一个样板吧。&rdo;他把他的问题归结为两点,一是对群众和个人的关系的错误认识,那种极反动的超人思想总是以各种形式反映出来,二是对阶级斗争的错误认识。对于我提出的个性自由问题,他表达了这样的认识:&ldo;个性自由中的个性是有阶级性的,自由则服从阶级性而且是相对的。以前以为个性自由是绝对的东西,但正是这个错误思想使我在政治上失去了自由。&rdo;但是,他接着写道:&ldo;那么是否因之便是再无个性再无自由了呢?我还不这样理解。问题很抽象,以后有机会可以讨论。&rdo;这个伏笔表明,他仍在坚持独立思考,他的思考深度远非当时的我所能比。他对我的问题的分析是,一是对他的问题用温情主义代替了阶级斗争,二是缺乏社会实践。

怎么想到要来找我呢?他的解释是,为了批判的需要,因为我比较了解他的思想发展过程。&ldo;同时,也有其他的愿望,如果能经过斗争重新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岂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rdo;不久后我明白了,这个&ldo;其他的愿望&rdo;其实是第一位的动机。他实在太孤独了,周围没有一个理解他的人,他是在以革命的名义呼唤友情和温暖。事实上,在通了这两封信之后,我们就见面了,从此频繁来往,谁也没有再提所谓批判的事。

通信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农大。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他的寝室,只见到一个显然农村出身的学生。我向他打听郭世英的去向,他怒气冲冲地说:&ldo;谁知道他,吊儿郎当的,被子也不叠一叠!&rdo;我心中一惊,扫视屋内,一眼认出了郭的床铺,被子仍是几年前在北大用的那条,倒是没有叠。可是,那是郭自己的被子,郭没有把他床铺上的被子翻乱,他何必如此气愤呢?好像我也要为郭不叠被子负责似的,他背过脸不再理我。这个见面礼使我一下子看清了世英所处的人际环境有多么低劣。一会儿,世英回来了,他瘦了些,但还是那样开朗。我们在校园里散步,一路上,他说些农大运动的情况。走到校门口,他说干脆回家吧,我跟他跳上了公共汽车。那一天,我们在西屋闲谈,郭老走了进来,他告诉郭老,我就是周国平。郭老向我点点头,似乎想说什么,停了一下,终于什么也没有说就走出去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郭老。

40

二十前海那一座深院周国平

在和世英恢复了联系以后,我就经常去他家了。这个宽敞精致的二进四合院如今是郭沫若纪念馆,每当我踏进去,心中便会弥漫开一股浓郁而复杂的情绪。这里的一石一木都是我熟悉的,然而,物是人非,昔日合家聚居的和美情景已经一去不返。在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每隔一两个星期就在这里度过一个周末日,品尝过餐桌上不是寻常百姓能见着的丰盛菜肴,也领略过这个家庭非外人能想象的特殊悲欢。作为红色中国第一文人家庭,这里笼罩着一种高贵优雅的生活情调。然而,虽然郭沫若在文革中受到保护,民族的灾难仍以特别的方式潜入了这个家庭,向它索取牺牲,最惨重的代价便是两个儿子的死。

1967年5月2日,我到郭家去,世英正在西屋给小弟理发。他看见我,第一句话便是:&ldo;我弟弟死了,知道吗?&rdo;我一愣。前些天,外面传说郭世英自杀,但我刚见过他,当然不相信。&ldo;我听说是你自杀了。&rdo;我说。&ldo;是啊,真不可理解!&rdo;他说,&ldo;外面都传是我。&rdo;接着,他谈起了郭民英自杀的情况。

我见过郭民英一面。那是我上北大后的第一个国庆节,世英邀我去他家,那时他家住在西四大院胡同。我到时,哥俩每人刚画完一幅油画,都是两只苹果的写生,在比谁画得好。在我的印象中,民英个子比哥哥略矮,脸皮白净,一双大眼睛中含着忧郁。当时他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学小提琴。后来他退学了,到浙江的海军部队当兵。后来听民英的好友林铭述说,退学的原因是,民英学小提琴学晚了,感到没有前途,恰逢罗瑞卿作了一个报告,提出培养未来的将军,他知道后大为兴奋,遂决定弃艺从武。世英告诉我,民英参军后,据说表现很好,被当做特殊的接班人培养,几个月就入党了。正要讨论他的转正,他突然自杀了,用冲锋枪打自己的脑袋,子弹从前额穿到后颅。事情发生在4月7日,世英和林铭述一起去料理了后事。我保存着世英的一张照片,是在这趟治丧之旅的归途上拍的,他身披夹克,斜靠在轮船的桅杆上,嘴角挂着顽皮的笑,那副轻松的样子倒像是在假日旅游中。

我问是什么原因,世英说:&ldo;思想问题,部队的人也说是悲观厌世了。他也一点儿不隐瞒,什么柴可夫斯基、贝多芬,都谈了,但部队根本解决不了,怎么解决啊。说他有精神分裂症,我才不信呢。中央文革都急了,前几天,周总理、陈伯达、康生、江青都来我们家了。我母亲得了心脏病,查出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弟弟的死讯。&rdo;说到这里,他笑了,接着说道:&ldo;这件事一出,对于我们又是一个阶级烙印!我们班的同学想整我,这下多了一条理由。&rdo;一会儿,他给小弟理完发,却和我讨论起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盛赞毛泽东关于阶级消灭后仍有矛盾和共产主义也会消灭的论断,最后激昂地说:&ldo;黑格尔说现在就是绝对境界,马克思说将来是完美的,只有毛主席是最彻底的辩证法!&rdo;

民英的死似乎没有打乱这个家庭的正常生活节奏,表面上一切平静。除了于立群因患神经官能症,时有情绪郁闷的情形之外,气氛仍是轻松的。屋里放着正受批判的西洋音乐,世英和建英着迷地玩摄影,我也常和他们一起在暗室里埋头苦干。就餐的时间,我经常见到郭老。在餐桌上,他很少吃菜,也很少说话。可是,有一回,是他的生日,他自己说起他曾单独一人做了一百人的饭菜,口气特别自豪,大家都笑了。他很细心,常常示意让人把我够不着的菜挪到我面前。一次饭后,他亲自剖了一只椰子,走到我跟前,首先递给我一块。郭老是非常平易近人的。我在客厅里翻一本日本画报,他走过来,问我懂不懂日语,我说不懂,他便给我讲解片假名和平假名。我和他玩康乐球,我第一次玩这种游戏,却赢了他,他向于立群夸我打得好,结果于立群立刻把我打输了。他仍常常写诗,写好了就拿来给我们看,虽然我们看了必定是不置可否。

借我一生  吾师余秋雨  周国平自选集  周国平论人生  诛仙之问道青云  千年一叹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塞北三朝  沙海未央城  山居笔记  恐怖十三楼  笛声何处  人生哲思录  爱的四重奏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这个历史挺靠谱  两宋风云  

热门小说推荐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

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作者顾北誓苏萌99次离婚娇妻,休想逃txt下载在海城,所有人都知道站在这座金字塔尖上的男人是顾北誓,却没有人知道他有一个隐婚近两年的妻子叫苏萌。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第一次说离婚,他说她的伎俩太拙劣。第二次说离婚,他说你这辈子都别想。第三次说离婚,他说你我除非死一个。第四次,第五次第九十九次,顾北誓终于忍无可忍,大声吼道苏萌,你别以为我一个大男人拿你没办法。话落,他噗通一声跪在了搓衣板上...

红警大中华1985

红警大中华1985

三十年的和平发展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振兴的希望,却也带来了道德沦丧和无耻的带路党。再度踏上八十年代赤诚大地的齐一鸣,带着红色的铁拳以及三十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奏响反攻的凯歌天启坦克的隆隆声,碾压过西伯利亚冻土无畏战舰的巡航导弹席卷中东的油田特斯拉磁电取代火电,而华夏的天空不再有雾霾压碎起重机将落后的武器再造成致命的尖刀腐朽无良的资产阶级走狗们,你们都要在无产阶级战士的军靴与镰刀锤头的赤旗下,簌簌发抖!书友交流扣扣群260685652...

跟着小说看历史

跟着小说看历史

林羽万万没想到,穿越到了各种小说演义当中。三国演义中,他是无双上将潘凤,杨家将演义中,他是老贼潘仁美的儿子潘豹水浒传中,自己不会穿越成潘金莲吧。林羽发出嘶声呐喊我不想成女装大佬。...

麻衣神婿

麻衣神婿

世人皆笑我窝囊,我笑世人看不穿蛰伏方能重生,隐忍只为守护触我逆鳞者,虽远必诛!...

女总裁的奇门医圣

女总裁的奇门医圣

刚毕业的陈天,一无所有,无意中割破了手,鲜血激活了手中的佛珠,解封了佛珠中的第一颗封印,获取了封印中的医术武术,以及上古医圣张巨的记忆,从此以后,屌丝逆袭,救治美女总裁,扇恶霸,踩狂少,无往不利,亮闪闪的人生便开始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