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章(第1页)

要写小说,总而言之就得阅读许多的书。同样的道理,要写人物,就得了解大量的人。我觉得这么说也全然无碍。

虽说是&ldo;了解&rdo;,但也不必彻底理解和通晓对方。只须瞟上一眼那人的外貌和言行特征就足够了。只不过无论是自己喜欢的人,还是不太喜欢的人,老实说甚至是讨厌的人,都要乐于观察,尽量不要挑肥拣瘦。因为把登场人物一律都搞成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或是容易理解的人物,用长远的观点去看,那部小说就会变成缺乏广度的东西。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这些人物采取各种不同的行动,彼此冲突碰撞,事态才会出现变动,故事才能向前推进。所以,哪怕一见之下,心想&ldo;我可不待见这家伙&rdo;,我也不会背过脸去,而是将&ldo;哪里不顺眼&rdo;&ldo;怎样不讨人喜欢&rdo;这些要点留在脑海里。

很久以前‐‐我记得是在三十五岁前后‐‐曾经有人对我说:&ldo;你的小说里不会出现坏人啊。&rdo;(后来我才知道,库尔特&iddot;冯内古特的父亲临终前也对他说过一模一样的话。)被他这么一说,我便思忖:&ldo;细想一下,好像还真是这样。&rdo;自那以来,便有意识地让一些反面角色在小说里登场。与其说我当时将心思放在让小说跌宕起伏上,不如说是放在构筑自己私人的(相比之下是和谐的)世界上。必须先确立这种属于自己的安定的世界,当作与粗野的现实世界相抗衡的避难所。

然而随着年龄不断增加‐‐不妨说是(作为一个人和一个作家)不断成熟,尽管进展缓慢,但我渐渐能在故事里安置负面的或者说不那么和谐的角色了。要问是怎么做到的,首先是因为我的小说世界已基本成形,可以将就着工作了,及至下一步,把这个世界拓展得更广更深、更具活力便成了重大课题。为此就必须让出场的人物富于多样性,让人物的行动有更大的振幅。我越发强烈地感到有这种必要。

再加上我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历过(不得不经历)种种事情。三十岁时姑且成了一位职业小说家,也变成了公众人物,于是不管乐意不乐意,都得承受迎面扑来的强烈风压。我绝非热衷抛头露面的性格,但有时会身不由己地被推上前去。时不时也得干一些本不想干的事情,还遭到过亲近之人的背叛,为此心灰意冷。既有人为了利用我,大说特说言不由衷的溢美之词,也有人毫无意义地(我只能认为是这样)对我破口大骂。还曾被人家真真假假地说三道四。此外还遭遇过种种匪夷所思的怪事。

每当遭遇这种负面事件,我就留心观察相关人物的言行举止。既然苦头是非吃不可了,索性从中淘取些貌似有用的东西‐‐其实就是&ldo;不管怎样,总得保住老本&rdo;啦。当时难免会心中受伤、情绪低落,但如今想来,这样的经历对我这个小说家来说也算是充满营养的东西。自然,美妙而愉快的经历肯定也有不少,但相比之下,记忆犹新的却净是负面的事情。与回忆起来让人愉悦的事情相比,倒常常想起那些不愿回忆的事。总而言之,不妨说从这样的事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回头想想,我喜欢的小说,似乎以出现很多饶有趣味的配角的居多。在这层意义上,首先啪的一下浮上脑际的,要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读过此书的各位想必都知道,这部作品中荒诞离奇的配角层出不穷。明明篇幅很长,读起来却丝毫不嫌烦。让人觉得&ldo;怎么会有这种家伙呀&rdo;的丰富多彩的人物、稀奇古怪的角色络绎不绝地登台露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脑袋里肯定有一个巨大无比的档案柜。

说到日本的小说,夏目漱石的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实在是多姿多彩,魅力无穷。哪怕是偶然露面的小角色,也都栩栩如生,拥有独特的分量。这种人物道出的一句台词、露出的一个表情、做出的一个动作,都能奇妙地长留心间。阅读漱石的小说总让我感佩的,就是几乎不会出现&ldo;此处需要这样的人物,所以姑且叫个人上场&rdo;式的凑数的人物。他的小说不是一拍脑门胡编乱诌的,而是让人有扎扎实实的感受。可以说每一个句子都经过精雕细琢。这样的小说,读来本本都让人信服,可以放心地读下去。

写小说时让我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ldo;只要愿意,自己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rdo;。

我原来是用第一人称&ldo;我&rdo;开始写小说,这种写法坚持了二十多年。短篇之类有时会用第三人称,长篇则始终使用第一人称。当然,&ldo;我&rdo;并不等于村上春树,就如同雷蒙德&iddot;钱德勒并不等于菲利普&iddot;马洛,根据不同的小说,&ldo;我&rdo;的人物形象也在发生变化。尽管这样,坚持用第一人称写作,久而久之,现实中的我与小说中的主人公&ldo;我&rdo;的界线‐‐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来说‐‐有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难免变得不够分明。

刚开始并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或者说我本想以虚构的&ldo;我&rdo;为杠杆的支点,构筑起小说世界,并将它拓展开来。但是不久后便渐渐感到仅凭这一点不够用了。尤其是随着小说的篇幅与架构扩展开去,仅仅使用&ldo;我&rdo;这个人称便有些憋屈气闷,于是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便按章轮流使用&ldo;我&rdo;和&ldo;在下&rdo;这两种第一人称,这也是试图打破第一人称功能局限的尝试。

最后一部只用第一人称写作的长篇小说,是《奇鸟行状录》(一九九四年、一九九五年)。然而篇幅长到如此地步,单凭&ldo;我&rdo;的视点讲述故事便显得捉襟见肘,得时时处处带入种种小说式的创意。或是加入别人的叙述,或是插入长长的书信……总之引进一切叙事技巧,试图突破第一人称的结构制约。然而有些地方毕竟让人感觉&ldo;这就算走到尽头啦&rdo;,接下来的《海边的卡夫卡》(二○○二年)就把一半内容切换成了第三人称叙事。少年卡夫卡的章节都沿用旧例,由&ldo;我&rdo;担任叙述者推进故事,此外各章则以第三人称讲述。如果有人说这是折中,这话一点都不假,可尽管只占了一半,却由于导入了第三人称这个声音,使小说世界的范围大幅扩展开来。至少写这部小说时,我感到自己的手法要比写《奇鸟行状录》时自由多了。

后来所写的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谈集》、中篇小说《天黑以后》,从头至尾都采用了纯粹的第三人称。我好比是在那里面,即以短篇小说与中篇小说的形式,确认了自己能完美地运用第三人称。就像把刚买的跑车开到山道上去试驾,确认各种功能的感觉一样。依序将流程整理一遍,从出道开始到告别第一人称、只用第三人称写小说,几乎过去了二十年。真是漫长的岁月啊。

一个人称的切换,何以竟需要如此之长的时间?确切的理由连我自己也不清楚。其他姑且不问,恐怕有一点是运用第一人称&ldo;我&rdo;来写小说,我的身体和精神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转换起来自然要耗时费力。这在我而言,与其说仅仅是人称的变化,不如说得夸张些,更接近于视点的变更。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偶像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虎贲万岁  中国文坛传奇作家:我的父亲张恨水  亡魂鸟  斯普特尼克恋人  窗边的小豆豆  挪威的森林  且听风吟/好风长吟  有人骗你  海边的卡夫卡  纸醉金迷  春明外史  美人恩  龙票  啼笑因缘  现代青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丢三落四的小豆豆  

热门小说推荐
潜龙为尊

潜龙为尊

潜龙蛰伏,一朝惊起。财神魔帝,豪婿唯尊。...

异界之逆天杀神

异界之逆天杀神

林枫曾经是云梦大陆上的至尊王者,在云梦大陆的生死存亡之际,被神剑带着肉身穿越到玄黄大世界中,修为尽损记忆丢失顶替了那里和他长得一样而且名字也相同的林枫,因此成了举世闻名的废物,别人口中的二世祖,而且还被判定为无缘于神通,然而,当别人都遗忘他时林枫却开启了另一条修行之路,从此逆天改命天不顺我,我逆天神不容我,我杀神。...

王妃心尖,病娇坏王爷!

王妃心尖,病娇坏王爷!

病弱王爷保家卫国?开玩笑!弱爆王妃调香高手?竟扯淡!可是,相传得传世至宝摄魂香居然被王爷和王妃拿来熏库房王爷,他们说你是病秧子嗯王爷一拳打断了一棵碗口粗的树桩王爷,他们还说你瘦成皮包骨嗯王爷抱着王妃回了房间王爷,他们还说还说你不行!他们是谁,本王定要打的他爹娘媳妇小妾都不认得他!...

重返璀璨年华

重返璀璨年华

在恍恍惚惚之下,苏泽回到了过去。小富即安的性格,让他只想着买买彩票炒炒股票,闷声发大财,可惜事与愿违。他一不小心竟然选择了困难模式,以及一个奇怪的金手指然后不得不去完成一件件看似困难的事。已有200万字完本精品逆流完美青春,书友群851601466。...

头号男秘

头号男秘

作者杯莫停的经典小说头号男秘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以代驾为生的小人物叶枫,本以为此生就会如此浑浑噩噩的过去。直到那一晚,多年未见的她教会了叶枫,什么才是男人...

这是个角色扮演游戏

这是个角色扮演游戏

很普通的宅系穿越文(游戏动漫为主)。主世界Minecraft,大部分时间可以看作是带着MC系统的能力进入其他世界。预定世界辐射3辐射新维加斯学园默示录生化危机246新绝代双骄等作者完本作品自由轨迹我只是想找个SRG妹子我们不收好人卡全部在之前的和谐风暴中消失。还能找到的完本作品我只是台路过的超级机器人填坑中,我一个人就足够了。水平不敢说,节操摆在这里。企鹅群482740560...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