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五明又坐在课桌前(第1页)

五明上电大了,又重新坐在了课桌前。

五明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内江分校85级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自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山川机械厂。

四川山川机械厂职工学校招了一个电大文科班。由五个专业的同学组成,即行政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法律专业、新闻专业和档案管理专业组成,其中行政管理有六名学员有:五明、吉华、理理、明达、盛新、军义,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二十名学员有:世和、开华、凡凡、新民、西蓉、冬冬、岳西、亚东、会玲、立新、泽玉、贤文、宗敏、清清、永志、钊钊、婉兰、庆文、晓英、汉韵。法律专业有三名学员有:延明、峻峻、玉兰,新闻专业有两名学员东升和新瑜,档案管理专业有三名学员有:滇群、丹丹、岑岑。其中行政管理专业学制是两年,其它的专业学制都是三年。五明担任了两年的电大文科班班长,五明的成长,固然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的经历,无疑为五明的职业生涯铺平了道路。

1985年的金秋时节,五明在27岁这年,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魂飞梦绕的广播电视大学课堂,成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业的一名学员,开始了两年的脱产学习生活,五明又坐到了课桌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这是一所全新的大学,它没有围墙,但学员遍及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大学,这是一种特别的课堂。在五明电大文科班里,学员既有中层干部,也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还有年轻的工人,也有应届高中毕业考上电大的待业青年,学员年龄悬殊,少、长之间最多相差10多岁;讲台上,既有电视里远在各个大学的教授讲课;也有本地知名教师面授辅导。从跨进电大的那天起,五明就被电大浓厚的学习风气强烈感染和熏陶着。电大课堂上的授课和辅导时间是有限的,关键要靠自学。当全新的多门课程展现在五明面前时,一开始确实感到有点缤纷眩目,中国文学、文学概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形式逻辑、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自然科学发展史、经济地理等等,面对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知识,有学习中的困难,五明知难而进,在通往真理的道上努力探索,在知识的海洋中奋臂畅游。五明觉得与书为伴,真是其乐无穷!

当年,五明所在的教室成了几个电大同学的读书沙龙,一有时间,大家就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学重点和难点,联系本厂、本单位实际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气氛十分和谐融洽。

电大的两年学习生活,不仅使五明获得了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丰收,而且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山川机械厂中层干部同学身上,五明学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锐意进取、对事业忠诚不二、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同学那里,五明学到了他们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多谋善断的精神风貌,也学到了不少经济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从来自工厂车间基层的工人同学那里,五明学到了他们朴实无华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与工人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工作作风,以及工厂工作的基本知识。五明以为这些额外的收获是十分难得而可贵的,它只有在电大这所特殊大学里才可能获得。

电大两年时间的脱产学习,弹指一挥间,但其学习效率之高,收获之大是五明始料不及的。在学到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思想又有很大进步。1987年,五明被评为“四川省电大85级优秀毕业生”。五明深知这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内江电大山川教学班老师和30多名电大文科班同学的光荣,没有他们,五明将一无所获。

正是由于两年电大学习的奋勇拼搏,为五明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电大毕业后,五明无论是在山川机械厂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还是在机关、办公室工作。无论是当宣传干事、还是从事政策研究、教育工作,都能凭借在电大学到的理论和知识,练就的才干和本领,把自己负责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五明用电大所学的知识来回报、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五明热爱电大,因为它不仅圆了五明的大学梦,更重要的是用理论和知识武装、充实了五明的头脑。电大母校教给五明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已经融进五明的思想,使五明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成为五明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和指导工作的准绳;它教给五明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变为五明研究探索改革和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锐利武器;它教给五明的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五明正在运用于事业中。

五明崇尚在电大学习时的那种学风和考风。大家不是为了装潢门面来学习,而是为了增强各方面本领,提高自身素质,同学们是为担负起跨世纪改革和发展重任,积蓄能量的目的来上电大的。尽管有的同学入学时已30多岁,但仍孜孜不倦、刻苦攻读。尽管有的同学认不全英文的26个字母,但仍凭顽强毅力学习《bASIc语言》并考试及格。尽管每个人学习中都有诸多因难,但没有谁为了应付过关而在考试时知难而退。当年电大认真教学、严格考试的作风,对当今某些成人教育中出现的令人堪忧的问题,无疑是一面明亮的镜子。

五明珍视电大的学习经历。那种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同学之间自由讨论取长补短,理论与现实结合,思考探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给每个同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朝夕相处的学习,凝成了深厚的同学友谊,以至于全班30多人至今仍然“从来不需要想起,水远也不会忘记”。五明把这份同学之情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倍加呵护。同学聚会五积极参加,并活跃其中,其乐也融融。五明热爱电大,衷心祝福电大生命之树长青。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五明记忆里一杯清醇的酒,是五明人生乐章里一段明丽的音符,让五明没齿不忘,回味永远。尽管岁月倥偬,世事纷纭,然而五明却时常想起电大,想起那些与老师、同学们相识相知、携手耕耘知识之树、收获金秋之果的日子。那时刻,一种幸福与温馨的感觉便会溢满五明的心怀.

远去的往事如今依然历历在目,但最让五明难以忘怀的,是教电大文科班文学写作课的刘老师。

刘老师是一个精神矍铄、书卷气浓郁的人,年龄足可作电大文科班同学的父辈。他身材不高、瘦削、板直,清瘦的脸腮上布满了青灰的胡茬,鼻梁上一对近视眼镜片灼灼反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一头花白了大半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银白的光泽,更增添了一股儒雅之气。他讲课严谨,学识广博,口才虽说不流利,但有板有眼,且嗓音宏亮带有磁性。讲课时,声调时高时低,抑扬顿挫,时而辅之以大幅度的手势,一抬手,忽又猛地往下一劈,一段话讲完,额头已见冒汗,末了,还总爱来一句“是不是”的口头禅。电大文科班的同学们都很尊敬他,喜欢听他的课。这除了文学写作课本身“风姿绰约”的吸引力外,恐怕便是他独具的人格气质和讲课的魅力所致了。

第一堂课的“开篇”就堪称精彩,颇有些“石破天惊”的效果。他说道,文学是美丽的,也是悲壮的!真正的作家从来就是孤独的追日者,所谓“学琴三年,精神寂寞”。作家作为个体的生命感情及表达,终归是纤弱的,动弹不了社会的根基,但能震撼人的心灵。流淌在作家血液中的那种对人生、社会理想的提问和追索精神,便是绚丽的美学极致,其价值已超越了她的本身。此时的刘老师神采飞扬,扎实的文史功底渐渐显山露水。只见他旁证博引,古往今来,一个个人物、例证,随兴而至,妙语灵光不时闪现.于是,随着他的阐发引导,昂首向天的屈原,青衫与长须随风飘逸的李太白,忧国恤民的杜工部,胸怀豁达的苏东坡、落魄寂苦的曹雪芹。从电大文科班同学们的脑际中悄然走来,又黯然隐去。他们纵然文胆才气直冲云宵,然其多舛的人生际遇无不令人感叹与深思,那时的刘老师早已把电大文科班同学们这些自命不凡,又常感怀才不遇的“才子”们给彻底震住了,吸引住了。刘老师话锋一转:但文学事业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文学写作,只要你爱,只要成了你内心表达的需要,你便动手吧,此生也无悔。不过切忌好高骛远,盲目而为,那将是可悲的。最后,他的手猛地往下一顿,语气变得更加诚恳起来:“同学们,‘不学诗,无以言’。无论今后你们从事何种职业,了解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都是必要的,这是对当代大学生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五明对刘老师的尊敬、信任之所以含有更多的亲近和感激,是缘于开学后不久的一次习作评讲。那是午后的一节写作课。初秋的阳光正柔和地漫过窗棂。窗外,界牌秀峰滴翠,画帘似凝立远处。教室里一片明静,氤氲着安详、清爽的气氛。讲台上,穿一身灰色中山装的刘老师在朗声地讲评着同学们的作文,先讲怎么“各有千秋”,后一一评析,再引申评述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及典型化问题,最后举例说明。

刘老师说:“如果这样处理,效果就会好些,是不是”他停顿了下,抚了抚眼镜,从讲台上拿起一个作文本,翻开,抖了抖,一只手肘着讲台沿,微腑着身,望着大家说:“我现在给你们读一篇作文,是五明同学的《风雨夜难眠》,我认为是一篇不错的习作,同学们听了后再来分析一下,是不是?”

于是,教室里响起了刘老师宏亮的带着磁性的声音.....

许多目光刷地扫来,五明一激灵,刹时间脸红脑热,心跳得咚咚响,惊讶、紧张、得意的感觉触电似地麻过全身,最后,刘老师小结点评:作文感情真挚,能紧扣事件、人物,利用场景细节、烘托“难眠”何在,手法灵活、自然,读来真切感人。

没想到,五明一篇以叙写自己未能迈入大学校门,不得已入读中师后的苦闷傍徨,后考入了电大,终圆大学梦的经历与思想变化的作文,会受到眼光一向挑剔的刘老师如此高的评价,这对五明的文学自信心不啻是一次加油注热,其意义非同寻常。

下课后,刘老师在教室外的走廊口叫住五明,对五明说:“你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远不到骄傲的时候,还必须多读书、夯实基本功,在语言的锤炼、思想境界的升华上狠下功夫,如此,方能有所成。记住,做一个文化人,文品与人品更是一种境界”。一阵凉风从走廊道口拂过,吹乱了他的银丝般的头发,也让五明发热的脑袋一下子清醒了许多。临走,刘老师微笑着,拍了拍五明的肩:“有时间来我家里,咱们相互切磋,如何?"

看着刘老师离去的背影和被风吹乱了的丝丝白发,一时间五明愣在那里,若有所思、点头同意。

五明和刘老师的接触自然多了起来。他破例地借给了五明他极其珍爱的藏书,像古线装版的《史记》、李渔的《河流情偶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卡夫卡的《变形记》等,这些书是当时极为罕见的理论书籍和中外名着。在他那间窄小的“书斋”里,刘老师与五明点评文坛春秋,回首他的人生故事,五明才知他竞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难怪会透出一股书卷才子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故回乡任教,老伴无工作,一心持家,一女已出嫁,一子在外地工作,日子清淡却温馨。除全心致力于教学外,他还潜心于古典文艺美学的研究,且颇有建树。

五明每次到电大班上课,有空差不多都要去刘老师那儿请他“审查”五明的习作,恭听他的指教。那间烟雾弥漫的斗室里,常留下一地的烟蒂和刘老师、五明自由畅快的无尽话语。那时刻,刘老师更是一个可敬可亲的长者,慈爱、睿智而风趣。刘老师和五明常伴着灯光,遥望星斗,就着一杯白酒,思绪驰骋在大海苍穹,刘老师和五明谈文学艺术,也谈婚恋、家庭,“嬉笑怒骂皆是真,话里行间全是情”。他横溢的才华,不俗的见解和人生的智慧与经验,点点滴滴,如一泓清泉浸润着五明,陶冶着五明,让五明每次面对他、面对他的白发都会感慨万千。五明想,如刘老师这样的人,一生钟爱自己的事业,“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远离荣华显赫,但他们却拥有最丰富的精神,拥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累累硕果和芬芳。无数个刘老师他们,才是托起共和国教育大厦的基石与脊梁!

弹指间,五明毕业了。当700多个电大学习的日子悄然流走之后,五明才真切地体味了留连的滋味。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无论风雨冷暖,无论五明辗转何处,荣辱沉浮,此生铭记,是“电大”给予五明实现大学梦想和充实人生的机会,是“刘老师”们给了五明为文做人的谆谆教海,并将使五明受益终身。

而今,当一篇篇文字变成了铅字,为五明赢得了“名声”,让五明品尝到了奋斗、耕耘的快乐的时候,五明由衷想说的是:“谢谢你,五明永远的电大!谢谢你,五明永远的老师!”

五明电大毕业后,一个秋日的黄昏,五明在寒风瑟瑟的大街上巧遇着刘老师。老师委实苍老了许多,头发完全地白了、也稀疏了,好在看来身子骨还硬朗。刘老师欣喜地告诉五明,他耗费10多年心血的一部古典文艺美学专着要完稿了,如出版社出不了,就打算自己出。五明恳劝他不要太过辛劳,好好颐养晚年,刘老师却爽朗笑了:“没事的,身体无大恙,精气神还行。倘无事可做,那才可怕哩。”刘老师缓步走了。瑟索秋风中,刘老师瘦小的背影和他那一头银丝般耀眼的白发,多像是一尊无言的雕像,多像是一面迎风而立的信念的旗帜啊!

大秦:我是唯一仙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咒回:开局最强,刷好感度无敌!  征战诸天:从大宗师开始  重生:校花不甜,我为什么要舔?  港片:开局结拜靓坤,上位铜锣湾  月汨影  星穹铁道:爵爷的开拓之旅  多人生存游戏:少一人都可能会输  综穿之我心中的意难平  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  另一版的猫命长生  落日不念长空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我  糟糕,我好像能听懂动物讲话  娱乐:与杨蜜胡戈组建公司  锦衣四海  三尺天明  高冷学姐竟是我的青梅竹马  娶七零知青美娇娇糙汉老公美翻了  

热门小说推荐
妙手仁心

妙手仁心

他出生在医生世家,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万人敬仰的医生,但是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他,唯独对医学知识却有选择性的遗忘症,甚至因为连续挂科,而被学校退学,绝望的他完全沉浸于一款网络游戏当中,试图从游戏中实现自己的名医之梦,结果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被未来辅助智能电脑附身,开始走上实现名医愿望的宏伟道路。...

神权

神权

本书的主题是,当一名不幸堕落为贵族走狗打手的大好青年,遇到一个来自未来的天才魔法美萝莉,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地拥有了‘神格’之后,会怎么样呢请注意在这里,神不是万能的,有严格的神职区分,神也会被凡人欺骗甚至利用在这里,敌人都是有理想有智慧有演技有个性的四有新人,他们的表现随剧情而变,没有套模板的那种。在这里,女人们都是独立的,有感情有特点有决断,虽然不会出现赠送主角帽子的行为,却绝非那种‘dan’‘net’的货色在这里,合理是必须的,哪怕只是自圆其说。说白了吧,这是一盘私房菜,喜欢的,请投票,不喜欢的,请x之,出口成脏的,枪。...

暗黑大宋

暗黑大宋

简介一一个超级权臣成长之路。简介二遵守规则,利用规则,践踏规则。简介三王巨降临在一个充满战乱的贫困地区,他亲眼看到一幕幕百姓的苦难,国家的软弱,于是决定用黑暗之剑去持光明之心。...

明朝第一权臣

明朝第一权臣

魂穿明朝正统年间的一个惹了一身风流债的官二代,其时奸宦当道,北虏窥伺,土木堡之变旋即爆发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又怎肯碌碌无为?何以立足?一腔热血,一口不平气,和那颗二世为人不甘平庸的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也!(注既有轻松搞笑,又有激情热血)...

最强上门狂婿

最强上门狂婿

偶然入赘天南第一美女,叶风本以为女神都是高冷的,没想到竟如此热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