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123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第1页)

自从北园高中解散以后,再没有见到过王崑玉老师。后来听说,他到山东大学(当时还在青岛)中文系去教书,只给了一个讲师的头衔。我心中愤愤不平。像王老师那样的学问和人品,比某一些教授要高得多。现在有什么人真懂而且又能欣赏桐城派的古文呢?王老师郁郁不得志,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在我的心中,王老师形象却始终是高大的,学问是非常好的,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王老师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完颜祥卿先生

完颜这个姓,在中国是非常少见的,大概是&ldo;胡&rdo;人之后。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长期民族融合之后,差不多都有&ldo;胡&rdo;血。完颜祥卿先生是一中的校长,被聘到山大高中来教论理学,也就是逻辑学。这不是一门重要的课,学生也都不十分注意和重视。因此我对完颜祥卿先生没有多少可以叙述的材料。但是,有一件事我必须讲一讲。完颜先生讲的当然是旧式的形式逻辑。考入清华大学以后,学校规定,文科学生必须选一门理科的课,逻辑可以代替。于是只有四五个教授的哲学系要派出三个教授讲逻辑,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金岳霖先生,我也选了他的课。我原以为自己在高中已经学过逻辑,现在是驾轻就熟。焉知金先生讲的不是形式逻辑。是不是接近数理逻辑?我至今仍搞不清楚,反正是同完颜先生讲的大异其趣。最初我还没有完全感觉到,乃至答题碰了几个钉子,我才翻然悔悟,改弦更张,才达到了&ldo;预流&rdo;的水平。

王老师

教数学,名字忘记了,好像当时就不清楚。他是一中的教员,到高中来兼课。在山东中学界,他大名鼎鼎,威信很高。原因只能有一个,就是他教得好。在北园高中,他教的不外三角、小代数和平面几何之类。他讲解十分清楚,学生不需用多大劲,就都能听懂。但是,文科学生对数学是不重视的,大都是敷衍了事。后来考大学,却吃了大亏。出的题目比我们在高中学的要深得多。理科高中的毕业生比我们这些文科高中的毕业生在分数方面沾了大光。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iddot;教员队伍(3)

刘老师

教英文,名字也忘记了。他是北大英文系毕业的,英文非常好,也是一中的教员。因为他的身躯相当矮,学生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ldo;&tis;豆&rdo;,是非常低级,非常肮脏的。但是,这些十七八岁的大孩子毫无污辱之意,我们对刘老师还是非常敬重的,由于我有尚实英文学社的底子,在班上英文是绝对的状元,连跟我分数比较接近的人都没有。刘老师有一个习惯,每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他自己先不答复,而是指定学生答复。指定的顺序是按照英文的水平的高低。关于这问题他心里似乎有一本账。他指定比问问题者略高的人来答复。如果答复不了,他再依次向上指定学生答复。往往最后是指定我,这算是到了头。一般我都能够答复,但也有露怯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同学站起来问:notatall是什么意思。这本来不能算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我却一时糊涂油蒙了心,没有解释对,最后刘老师只好自己解答。

尤桐先生

教英文。听口音是南方人。我不记得他教过我们班。但是,我们都很敬重他。1928年,日寇占领了济南,高中停办。教师和学生都风流云散。我们听说,尤先生还留在学校,原因不清楚。有一天我就同我的表兄孙襄城,不远十里,来到白鹤庄看望尤老师。昔日喧腾热闹的大院子里静悄悄的,好像只有尤老师和一个工友。我感觉到非常凄凉,心里不是滋味。我们陪尤老师谈了很久。离开以后,再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大清国先生

教经学的老师。天底下没有&ldo;大清国&rdo;这样的姓名,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诨名。来源是他经常爱说这几个字,学生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干脆就叫他&ldo;大清国&rdo;,结果是,不但他的名字我们不知道,连他的姓我也忘了。他年纪已经很大,超过六十了吧。在前清好像得到过什么功名,最大是个秀才。他在课堂上讲话,张口就是&ldo;你们民国,我们大清国,怎样怎样……。&rdo;&ldo;大清国&rdo;这个诨名就是这样来的。他经书的确读得很多,五经、四书,本文加注疏,都能背诵如流。据说还能倒背。我真不知道,倒背是怎样一个背法?究竟有什么意义?所谓&ldo;倒背&rdo;,大家可能不理解是什么玩意儿。我举一个例子。《论语》:&ldo;子曰:学而时习之……&rdo;。倒背就是&ldo;之习时而学……&rdo;。这不是毫无意义的瞎胡闹吗?他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学问大。他对经书确实很熟,上课从来不带课本。《诗》、《书》、《易》、《礼》他都给我们讲过一点,完全按照注疏讲。谁是谁非,我们十几岁的孩子也完全懵然。但是,在当时当局大力提倡读经的情况下,经学是一门重要课程。

附带说一句,当时教经学的还有一位老师,是前清翰林,年纪已经八十多,由他的孙子讲注。因为没有教过我们,情况不了解。

德文老师

德文不是正课,是一门选修课。所以不大受到重视。教德文的老师是胶东人,方面大耳,留着一撮黑胡子,长得很像一个德国人。大概在青岛德国洋行里做过什么事,因而学会了一点德文,所以就被请来教我们德文。我选了这一门课,可惜连他的姓名都没有记住,他也没有诨名。他的德文大概确实很有限,发音更差。他有一次在课堂上大声抱怨,有人说他发音不好。他把德文的gut(好,英文的good)读为&ldo;古吃&rdo;。这确实不是正确的发音,但是他却愤愤不平,满面愠色。德文课本用的是山东济宁一个天主教堂编的。里面的汉语陈腐不堪,好像是前清时代编成的,一直未改。这位德文教员,德文虽然不怎么样,杂学却有一两下子。他专门搜集十七字诗,印成了一本书,完全自费,他送给我一本。因为滑稽有趣,我看了一遍就背住了一些首,直至七十年后的今天还能成诵。我举一首,以概其余:

发配到云阳

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

三行

因为这位舅父瞎了一只眼。我当时在家中颇受到歧视,心有所感,也作了一首十七字诗: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iddot;教员队伍(4)

叔婶不我爱

于我何有哉

但知尽孝道

应该

没有多少趣味,只是略抒心中的不平而已。这一首诗曾惹得叔父的亲女儿秋妹的不满。

王老师

教诸子的老师,名字忘记了,北大毕业,戴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书读得很多,也有学问。他曾写了篇长文《孔子的仁学》,把《论语》中讲到&ldo;仁&rdo;的地方全部搜集起来,加以综合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此文曾写成讲义,印发给学生们。我的叔父读了以后,大为赞赏,可能是写得很不错的。但是此文未见发表。王老师大概是不谙文坛登龙术,不会吹拍,所以没有能获得什么名声,只浮沉于中学教师中。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得到他的消息。

白说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大唐西域记  我的人生感悟  季羡林谈人生  阅世心语  幸福了吗  痛并快乐着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另一种回忆录  学问人生  真话能走多远  牛棚杂忆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留德十年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热门小说推荐
小甜媳的八零年代

小甜媳的八零年代

小时候被爸宠,嫁人被男人宠,苏九芽一生就是被宠的命...

傲世武侯

傲世武侯

身为现代人的韩策意外穿越,成为了大梁皇朝镇北侯府的小侯爷,韩家满门遭难,韩策如履薄冰般的生活了十年,十年之后,韩策奉召来到京城,本想着低调,可是实力不允许!...

邪王的金牌宠妃

邪王的金牌宠妃

邪王的金牌宠妃贵为嫡女,却生如草芥,最终落得个惨死的下场。重生后,她立誓复仇!祖母不疼?不怕,这一世有的是人疼!亲妹加害?呵,手撕你个小白莲!什么?多情王爷又来聊骚?来来来,我们塌上滚一滚!...

有了老婆后我被迫朝三暮四

有了老婆后我被迫朝三暮四

ps本书又名我被老婆坑成了渣男,我能具现四字成语。系统为辅,日常为主。夏如风想做一个纯情专一的好男人,奈何家中有一个坑货老婆,让夏如风在纯情专一的路上越走越远。简介案件1老公,产妇大出血,人命关天,我身为医生,要先救人。可是,宾客们都来了,婚礼马上就要开始了啊。让我妹妹先顶着,我们俩是双胞胎,普通的亲朋好友分辨不出来!案件2老公,我闺蜜最近刚失恋了,你去安慰安慰她。这,不太合适吧?怎么不合适了?老公,自信一点。你能把我哄开心,也肯定能把她哄开心!案...

南宋英豪传

南宋英豪传

南宋末年,金国衰落,蒙古崛起,中原大地群雄纷起,烽火燃遍,上演着一场混乱的三国大战。那一年,成吉思汗五十二岁,老头儿一个,还能蹦跶十三个寒暑那一年,忽必烈一岁半,只是个吃奶的屎娃娃那一年,穿越重生的孟九成十八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那一年的某一天,孟九成突然激灵一下,产生了宏伟的想法,发出了心底的呐喊再也不能这样活啦!俺要革命,不,是造反。俺要打老的,欺小的,纵横四海,天下无敌呃,先从死人头系统换个小镜子,贿赂,不,请示一下俺那天下无敌的老婆大人,俺想再娶个软妹子给你当闺蜜耶...

我曾赠你以时光

我曾赠你以时光

作者紫风琳的经典小说我曾赠你以时光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我曾赠你以时光三年前,一个是恶霸千金,一个是三好学生,小子,我看上你了,我们交往吧!神经病!三年后,一个变冷酷BOSS,一个成贫困少女,甄总,你到底要干嘛?苏小姐不是最喜欢打赌?我也想赌一赌,看你会不会真的爱上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